专题讨论
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谭虎;陈敦金; 2021,37(5):321-323 <正>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的发生率约为1/500~1/2000[1],是妊娠期间最常见的外科合并症。相比非妊娠女性,AA在妊娠女性中的发生率增加了约10%~24%,在高龄孕妇中,AA的发生率更是增加了84%[2]。孕妇患有AA不仅更容易患有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肺炎和肠梗阻[3],也会增加胎儿流产、早产等风险[4],导致了不良母胎结局。
摘要 [1958] PDF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的诊治 刘燕燕;冯玲; 2021,37(5):323-325 <正>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是仅次于阑尾炎的最常见的妊娠期外科并发症,发病率0.1‰~1‰[1]。该疾病在妊娠各期均可发生,孕晚期更常见。70%的胆囊炎合并胆石症。妊娠合并胆道疾病的诊断较普通人群困难,因而有发生胆囊周围脓肿、胆囊穿孔、胆源性胰腺炎及胆汁性腹膜炎的危险,炎症可诱发宫缩而导致胎儿窘迫、先兆流产、先兆早产,威胁母儿生命。因此临床上应早期识别,尽早诊断,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可改善围生期母儿结局。
摘要 [1891] PDF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疗策略 李媛媛;王春晖;乔宠; 2021,37(5):326-328 <正>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 APIP)是妊娠期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生率为1/10000~1/1000,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1]。APIP的常见病因主要包括高脂血症、胆道疾病、暴饮暴食、体内激素水平及脂代谢异常等[2]。APIP发病急,症状不典型,常用于诊断的脂肪酶、淀粉酶和血脂升高均有一定的时效性,及时诊断困难,治疗受限,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了妊娠结局和母儿预后。
摘要 [1896] PDF
妊娠合并卵巢源性急腹症的应对措施 张杨;张晓红; 2021,37(5):328-331 <正>妊娠期作为特殊的生理时期,虽然为时不长,仍旧可能发生各种原因导致的急腹症,威胁母儿安全。妊娠期间急腹症的病因多种,卵巢源性的急腹症是其中之一,主要包括卵巢肿物扭转、破裂、出血、感染等,及时的诊断以及恰当的处理对于母亲以及胎儿的结局非常重要,本文将对常见的卵巢源性急腹症诊断及应对措施进行总结,目的是指导临床处理。
摘要 [1781] PDF
妊娠及分娩期腹腔内出血的识别与预防 胡小靖;张华; 2021,37(5):331-333 <正>腹腔内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急症,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病因复杂,临床处理困难。而妊娠期腹腔内出血时,在普外科诊治腹腔内出血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妊娠相关疾病,并关注胎儿,故临床处理更加困难。首要目标是找出病因并进行紧急干预,避免延误诊断及治疗所导致的严重母胎并发症乃至危及母儿生命。由于妊娠及分娩期腹腔内出血相关文献多为病例报道,鲜有系统介绍,部分产科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无法早期识别及时干预。
摘要 [1796] PDF
妊娠期创伤时母儿评估及产科处理 盛超;王志坚; 2021,37(5):333-336 <正>妊娠期创伤发生率为6%~8%[1],严重创伤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暴力和机动车事故,其他因素还包括跌倒、自杀与他杀、穿透伤、接触有毒物质和烧伤[2],妊娠女性创伤的死亡率是非妊娠女性的2倍[3]。妊娠期生理的改变使妊娠女性严重创伤的评估独具挑战,及时准确的病情评估与处理是提高妊娠期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摘要 [1774] PDF
临床病案讨论
孕26+6周,反复咳嗽伴双下肢及会阴水肿近2月 尚敬;靳瑾; 2021,37(5):337-340 <正>1 病历摘要患者,34岁,因孕26+6周,反复咳嗽伴双下肢及会阴水肿近2月,于2019年12月14日转入本院就诊。患者既往月经规则,15岁月经初潮,经期3~4天,周期30天。末次月经2019年6月9日,预产期2020年3月16日。G3P2,2009年、2010年各足月顺娩一活婴,分娩过程无异常。本次孕期不定期产前检查,行唐氏筛查、地中海贫血筛查、胎儿三维彩色超声、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摘要 [1810] PDF
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2020年加拿大妇产科学会产时胎儿监护实践指南解读 白宇翔;漆洪波; 2021,37(5):341-344 <正>胎儿监护作为产时评估胎儿状态最常规、最为重要的手段,旨在发现分娩过程中潜在的胎儿缺氧,以便能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围产儿或新生儿的病死率。然而,目前胎儿监护在临床应用中,尤其是在电子胎心监护结果判读以及应对异常措施上仍存在较多的不规范性和不确定性。基于此背景以及新的循证依据,加拿大妇产科学会(Society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SOGC)发表了新版产时胎儿监护实践指南[1]。本文将对该指南内容进行相应的解读。
摘要 [2175] PDF
中国孕产妇钙剂补充专家共识(2021) 刘兴会;苏宜香;汪之顼;漆洪波;李涛; 2021,37(5):345-347 <正>钙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元素之一,按元素在人体的构成比,钙的排位仅次于氧、碳、氢和氮,列第五位,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1]。钙是胎儿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缺乏易导致胎儿发育不良[2]。与普通人群相比,孕妇对钙的需求量是增加的。孕期钙缺乏也会给母体带来多种危害,如近期的腓肠肌痉挛和远期的骨质疏松等[3]。
摘要 [3124] PDF
综述与讲座
妊娠期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诊治进展 武玉霞;单丹;陈倩;陈秋和;胡雅毅; 2021,37(5):348-353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指由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后引起循环异常和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妊娠期特殊的生理性改变使PTE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妊娠期PTE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孕产妇肺栓塞(PE)死因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但是多数关于PE的研究人群不包括孕产妇,使得对PE进行诊断的多项辅助手段在妊娠期使用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验证。不同指南及研究对于妊娠期PTE的诊治尚未完全达成一致,产科医生对于妊娠期PTE的诊断经验有限。本文就妊娠期PTE的临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产科医生对妊娠期PTE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提供临床参考。
摘要 [2217] PDF
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许思娟;倪亚莉; 2021,37(5):354-357 月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enSCs)是近年来在月经液中发现具有间充质干细胞(MSCs)特性的新型干细胞。它的特点是增殖迅速、高克隆潜能和长期存活,在妇女的整个月经周期内都可以获得,而且还可以从废弃的组织中获得,从而避免了伦理问题和侵入性手术。本文就MenSCs的基本特征、免疫表型和功能、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特性的可塑性、治疗机制及其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卵巢癌、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子宫内膜损伤及薄型子宫内膜、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胚胎反复植入失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安全性、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一综述。
摘要 [1817] PDF
论著与临床
妊娠期糖尿病对双胎妊娠孕妇的母儿结局及双生子12月龄生长状况影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刘天骄;梅又文;樊欣;赵妍;乔娟;文利;余莲;王岚;彭方亮;刘亚敏;童超;漆洪波; 2021,37(5):358-363 目的:评估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双胎妊娠孕妇的母儿围产期结局对双生子12月龄内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GDM组和无GDM组(Non-GDM组),记录并描述两组间的围产期结局以及双生子0~12月龄的生长情况。结果:总计507例双胎妊娠孕妇被纳入研究,其中GDM组137例和Non-GDM组370例。GDM组的孕妇比Non-GDM组的年龄更大(29.9岁vs 28.9岁)、体质量指数(BMI)更高(22.2 kg/m2 vs 20.8 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发生率高于Non-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9%vs 4.6%,P<0.05)。两组其他围产期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计257例双生子从出生随访到12月龄,包括GDM组85例和Non-GDM组172例。随访期间GDM组双生子超重发生比率与Non-G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纠正月龄3月和6月后,GDM组双生子肥胖发生比率明显高于Non-GDM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妇GDM的HDCP发生率较高,其双生子半岁内肥胖的发生率也较高,其他的母婴围产期结局无显著差异。
摘要 [1786] PDF
胎儿心律失常围产结局分析及其临床管理 胡青;廖华;徐婷婷;王晓东;余海燕; 2021,37(5):364-369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胎儿围产结局及其临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入院的76例妊娠合并胎儿心律失常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胎儿心律失常临床处理及围产结局。结果:入院治疗的76例心律失常胎儿,有19例予经胎盘转运药物宫内治疗,3例内科治疗,11例引产,65例(85.53%)成功分娩存活儿,分娩后治疗5例,未处理32例,1例2+月死亡,余发育良好。76例中以房性早搏(PAC)为主(33例,43.42%),有16例(20.05%)合并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其中31.25%(5/16)为胎儿室间隔缺损(VSD),9例分娩存活儿。胎儿水肿组、胎儿非水肿组在胎儿宫内治疗率(61.54%vs 13.89%)、分娩孕周(32.87±1.53周vs 38.22±2.99周)、分娩体质量(2307.9±1097.7 g vs 3099.3±635.6 g)、胎儿存活率(38.46%vs 8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胎儿心律失常病例合并母体自身抗体阳性,其中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42.86%),2例存活出生。结论:胎儿心律失常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水肿、母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影响围产结局。针对不同胎儿心律失常类型、病因、是否并发宫内水肿等应多学科合作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必要时对心律失常胎儿进行宫内治疗干预,以改善围产结局。
摘要 [1849] PDF
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孕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 邓浩;刘国莉; 2021,37(5):370-37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患者在孕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母儿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例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2.5岁(27~34岁),其中5例为初产妇,3例为经产妇。3例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正常,1例孕前BMI超重,4例孕前BMI为肥胖。(2) 7例患者在孕期首次发现血压升高,1例患者在孕前发现血压升高;出现尿蛋白阳性6例,血糖异常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低钾血症3例。(3) 6例患者表现为重度高血压、降压效果欠佳且血压波动较大。4例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2例选择引产终止妊娠;另外2例未达重度高血压标准的患者,1例发生难免流产,另1例积极催产后经阴道顺产。共获得活婴5例,均为早产儿,现健康存活4例,未见远期并发症。(4) 6例患者在产后3~5个月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后病理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其中3例患者诊断为库欣综合征,1例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另1例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例患者为无功能性肾上腺腺瘤。结论:孕期发现重度高血压、血压波动大的患者应警惕妊娠合并肾上腺肿瘤的可能,尽可能完善相关检查进行相应的诊治、适时终止妊娠,产后随访并专科治疗。
摘要 [1879] PDF
抗苗勒管激素对不同体质量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测作用 张巧利;杨晓葵;贾婵维;刘艳君;贾朝霞;王丽;王树玉; 2021,37(5):375-379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对不同体质量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将251例行控制性超促排卵的PCOS患者根据BMI分为3组,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92例、超重组(24.0 kg/m2≤BMI<28.0 kg/m2)90例、肥胖组(BMI≥28 kg/m2)69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控制性超促排卵和OHSS发生情况,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AMH对PCOS患者OHSS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1)3组PCOS患者的BMI、AMH、基础黄体生成素(LH)水平、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Gn用量、绒促性素(HCG)扳机日雌二醇(E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中重度OHSS发生率(18.48%)明显高于超重组(5.56%)和肥胖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BMI是PCOS患者发生OHSS的保护因素(OR 0.58,P<0.05),高水平的AMH是OHSS发生的危险因素(OR 1.23,P<0.05)。(3)正常组AMH阈值12.06 ng/ml时,预测OHSS发生的灵敏度为70.32%,特异度为88.96%,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81;超重组AMH 10.25 ng/ml时,预测OHSS发生的灵敏度为85.36%,特异度为45.57%,AUC为0.53;肥胖组AMH 10.38 ng/ml时,预测OHSS发生的灵敏度为73.26%,特异度为56.78%,AUC为0.80。结论:可以采用AMH联合BMI评估PCOS患者发生OHSS的风险,其中AMH对正常BMI的PCOS患者发生OHSS的预测效果最佳,阈值为12.06 ng/ml,而对肥胖和超重的PCOS发生OHSS的预测有限。
摘要 [1858] PDF
非侵入式盆底肌力检测的有效性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研究 刘玉敏;杨凌艳;陈彪;邹云南;王颖;常隽;贾瑶;李宇琪;冯玲;曾万江;刘海意; 2021,37(5):380-384 目的:探讨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法评估盆底肌功能的有效性及其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已生育非妊娠女性100例,分别采用两种盆底肌功能检测方法(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法和侵入式肌电反馈检测法)测量盆底肌功能相关指标,同时填写尿失禁专业问卷调查表ICI-Q-SF,根据评分结果分为SUI组(47例)和非SUI组(53例)。分析两种盆底肌功能检测方法各参数间的相关性,SUI与非SUI妇女中两种盆底肌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及ICI-Q-SF评分与两种盆底肌功能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和侵入式肌电反馈检测,两种方法的3个参数:Ⅱ类肌纤维最大值(快肌最大值)、Ⅰ类肌纤维平均值(慢肌平均值)、Ⅰ类肌纤维变异性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374、0.427和0.237;(2)非SUI组中两种检测方法在Ⅱ类肌纤维最大值和Ⅰ类肌纤维平均值两个参数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且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86和0.502;SUI组中两种检测方法在5个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3)ICI-Q-SF评分与侵入式肌电检测的Ⅱ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上升时间、Ⅱ类肌纤维恢复时间及非侵入式压力检测的Ⅰ类肌纤维变异性具有相关性,其中与侵入式Ⅱ类肌纤维最大值呈负相关关系(r<0,P<0.05),与侵入式Ⅱ类肌纤维上升时间、侵入式Ⅱ类肌纤维恢复时间、非侵入式Ⅰ类肌纤维变异性呈正相关关系(r>0,P<0.05)。结论:非侵入式压力反馈检测方法和侵入式肌电反馈检测方法在评估盆底肌力方面具有一致性,为孕期及产褥早期评估盆底肌力提供了可能性,为妊娠期SUI机制研究创造了临床基础与依据。
摘要 [2091] PDF
子宫切除术后慢性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莎;侯征;贺豪杰;郭红燕; 2021,37(5):385-388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慢性疼痛(CPHP)的发生率、疼痛部位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子宫肌瘤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术前疼痛、腹部手术史、手术情况等资料。电话随访患者术后6月时的疼痛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CPHP的相关因素。结果:212例纳入研究的患者中,41例(19.3%)出现CPHP,其中92.7%(38/41)为轻度疼痛,疼痛最常见的部位为盆腔(70.7%,29/41)。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和睡眠方面,分别占CPHP患者的34.1%(14/41)及17.1%(7/4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疼痛是发生CPHP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782,P=0.017)。结论:CPHP发生率并不低,大多数为轻度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多表现在情绪及睡眠方面。有术前疼痛的患者发生CPHP的风险增加。
摘要 [1918] PDF
17β-HSD-1、CD138和CD105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蕾;程玲慧;徐福霞; 2021,37(5):389-39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组织中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7β-HSD-1)、膜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配体蛋白聚糖-1(CD138)和血管生成标志因子内皮糖蛋白(CD105)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EP患者39例,取其EP组织样本(增生期19例、分泌期20例)作为息肉组,及其息肉旁内膜组织样本作为息肉旁组,另选择同期因不孕症或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增生期21例,分泌期1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17β-HSD-1、CD138和CD105在3组内膜组织中增生期及分泌期的表达情况。结果:17β-HSD-1、CD138、CD105在息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息肉旁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组增生期CD138和CD105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分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7β-HSD-1的阳性表达率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vs 80.0%,P>0.05)。息肉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CD105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异常子宫出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vs 90.0%,P<0.05)。17β-HSD-1和CD138(r=0.070)、17β-HSD-1和CD105(r=0.010)、CD138和CD105(r=0.010)在EP组织增生期及分泌期的阳性表达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EP组织中17β-HSD-1、CD138和CD105均呈现过表达,这种异常表达可能与EP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有可能参与了EP的形成,可能作为EP诊断的参考指标。
摘要 [1671] PDF
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胎儿脐静脉至门脉吻合部的临床意义 郭永华;肖保军;于洋洋;张锐;刘景雁; 2021,37(5):394-398 目的:总结正常胎儿的门脉图像特征,为发现异常病例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获取正常胎儿肝段脐静脉-门脉横部-主门脉吻合处的图像,根据图形特征将第一阶段观察的900例病例进行归类,随后将其观察结果应用在日常产前检查工作中,并对第二阶段入选的4974例孕妇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及随访。结果:(1)第一阶段根据吻合部的形态,胎儿门脉正常图像可归纳为汇入吻合、交叉吻合、平行吻合3种类型。(2)第二阶段产前检查根据吻合部的形态,有4668例(93.85%)可纳入正常图像的3种类型,有306例(6.15%)不符合以上分型病例,其中正常变异290例(5.83%),有4例合并其他部位异常;发育异常16例(0.32%),有4例合并其他部位异常。(3)正常图像的胎儿出生后随访,发现漏诊2例肝脏血管瘤。合并其他部位异常的胎儿共8例,引产6例。结论:胎儿的门脉系统形态多变,采用调整后的分型方法对汇入吻合、交叉吻合、平行吻合类型进行区分,对于发现胎儿肝区血管的先天异常和变异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 [1780] PDF
短篇报道
波及心脏的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 宓韩娜;钱建华; 2021,37(5):399-400 <正>1病例报告患者,39岁,因胸闷、干咳伴活动后加重1月,于2020年2月11日急诊收入院。入院前1月患者感胸闷干咳,活动后干咳明显,爬楼梯费力,并逐渐加重,夜间端坐呼吸。G2P1,平素月经正常。既往未行妇科检查,否认手术史,3年前人工流产时妇科B超检查提示子宫小肌瘤(具体大小不详),未定期复查。入院一般情况差,卧床,意识清楚,精神差,颈静脉无怒张,无声音嘶哑,心律整齐,双上肢中度水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摘要 [1857]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