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讨论
宫腔粘连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谭佳鸿;冯云; 2024,40(4):241-243 <正>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是妇科常见的、对生育功能危害严重并且治疗效果较差的宫腔疾病,曾定义为损伤性闭经,又称为Asherman综合征。可致子宫颈管和宫腔部分或全部闭塞,引起月经量少、闭经、周期性腹痛、不孕、反复流产、反复胚胎种植失败、胎盘粘连、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和早产等,严重危害育龄期女性生育健康和生活质量[1]。
摘要 [406] PDF
超声检查在宫腔粘连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秦茜羽;唐英; 2024,40(4):243-246 <正>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又称为Asherman综合征,IUA的发生可能由于各种宫腔创伤及感染等因素引起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内膜丧失再生能力,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子宫腔内各壁互相粘连,形成宫腔部分粘连或完全闭塞,可表现为完全无症状或月经紊乱、下腹痛、不孕、复发性流产、早产以及胎盘植入等。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以及宫腔治疗人数不断增多和一些不规范的宫腔内操作,
摘要 [290] PDF
宫腔粘连宫腔整复手术治疗现状 陈芳;郭银树;段华; 2024,40(4):246-248 <正>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是因各种因素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破坏,子宫内膜纤维瘢痕化及宫腔形态学破坏,引起月经量减少、闭经、不孕以及反复流产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害育龄女性的生殖生理功能和身心健康。文献报道约2.8%~45.5%的不孕和8%~68%的月经减少及闭经患者是由于子宫内膜损伤IUA所致[1,2]。
摘要 [249] PDF
宫腔粘连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策略 孔令伶俐;许良智; 2024,40(4):248-251 <正>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指因感染、有创性宫腔诊疗操作等因素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的不同程度的宫腔和子宫颈管粘连。IUA的患者常常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继发性闭经等,严重者生育力下降,导致不孕、自然流产、胎盘异常等,极大地危害了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IUA患者如有生育需求,一般建议首先选择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TCRA)以尽可能恢复子宫正常形态、容积及功能,
摘要 [248] PDF
宫腔粘连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耿丹丹;魏绍斌; 2024,40(4):251-254 <正>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 IUA)是妇科常见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性疾病,高危因素包括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术、流产后清宫术、宫腔镜手术、宫内节育器放置、宫腔感染等,临床多表现为月经量少、闭经、痛经、不孕等[1],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力和身心健康。据报道,90%以上的IUA发病与宫腔操作及感染密切相关,宫腔操作次数越多,宫内感染的风险越大,IUA的发病率越高[2]。
摘要 [407] PDF
宫腔粘连患者的助孕治疗进展 张旭东;张斯文;谭季春; 2024,40(4):254-256 <正>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是一种由感染或创伤造成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而引起的妇科常见性疾病,可导致月经减少、不孕或复发性流产等症状,已成为女性继发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虽然IUA不会危及生命,但其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是生殖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子宫内膜形态结构的破坏、生理功能的缺失以及宫腔微环境的改变是IUA影响生育力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IUA的疾病特征,
摘要 [275] PDF
临床病案讨论
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综述与讲座
论著与临床
肠道菌群与卵巢癌风险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曹铁凤;黄佳明;沈慧敏; 2024,40(4):275-280 目的:分析肠道菌群紊乱与卵巢癌发病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MiBioGen联盟官网获取人类肠道菌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作为暴露因素,从卵巢癌协会联盟(OCAC)获得卵巢癌数据作为结局,使用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分析肠道菌群与卵巢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F<10作为条件删除弱工具变量,科克伦Q参数进行异质性检验;MR-Egger法进行水平多效性检验;MR-PRESSO法和留一法剔除异常的工具变量。结果:MR分析表明有2个门、1个纲、1个目、1个科和2个属的菌群与卵巢癌致病风险有因果关系。其中,蓝藻门(OR 1.167)、拟杆菌门(OR 1.238)、拟杆菌目(OR 1.329)、克里斯滕森菌科(OR 1.680)和食物谷菌属(OR 1.130)会增加卵巢癌风险(P<0.05),而埃希菌属(OR 0.786)和变形菌纲(OR 0.763)会降低卵巢癌风险(P<0.05)。此外,不同肠道菌群与不同类型卵巢癌存在因果关系,其中拟杆菌门(OR 1.354)、拟杆菌目(OR 1.400)、克里斯滕森菌科(OR 1.907)增加高级别浆液性癌发病风险(P<0.05),而变形菌纲(OR 0.773)降低高级别浆液性癌发病风险(P<0.05);蓝藻门(OR 1.638)增加透明细胞性癌风险(P<0.05),变形菌纲(OR 0.454)降低黏液性癌风险(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证明该研究结果可靠。结论:肠道微生物群与卵巢癌发病风险有因果关系,其中蓝藻门、拟杆菌门、拟杆菌目、克里斯滕森菌科和食物谷菌属为卵巢癌发病危险因素,而埃希菌属和变形菌纲为保护因素。
摘要 [349] PDF
超声诊断葡萄胎合并妊娠49例临床分析 高倩倩;杨太珠; 2024,40(4):281-285 目的:探讨葡萄胎合并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超声诊断疑似葡萄胎合并妊娠的49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葡萄胎组(20例)和良性病变组(25例),分析两组的超声检查和临床特征,并对不同医师超声图像的判读采用一致性检验。结果:(1)49例患者中31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14例孕妇选择继续妊娠,4例失访。有明确病理诊断的45例患者,其中完全性葡萄胎4例,部分性葡萄胎16例;良性病变共25例,包括胎盘间叶发育不良5例、胎盘绒毛发育异常4例、胎盘粘连2例、胎盘梗死1例等。超声诊断葡萄胎合并妊娠的准确率44.4%(20/45)。(2)与良性病变组比较,葡萄胎组患者中占位的体积明显较大、占位中无回声的数量(一个切面>15个)明显较高、单个无回声的大小差异(≥80%)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位超声医师对葡萄胎合并妊娠的超声图像进行判读,所有超声判读结果Kappa一致性系数均在0.75以上。结论:占位体积越大、占位中的无回声数量越多(一个切面>15个)、占位中无回声分布大小越一致越倾向诊断葡萄胎合并妊娠。胎盘间叶发育不良等良性疾病的超声表现易与葡萄胎混淆,应谨慎。虽然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不高,但及时发现异常便于临床管理。
摘要 [273] PDF
循环肿瘤细胞及糖类抗原125新型联用诊断模式在卵巢上皮性癌诊断中的价值 王同霞;高妍;李圆;王翕;谭焕然;郭红燕; 2024,40(4):286-290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上皮性癌(EO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经病理确诊的160例EOC患者和非癌对照(50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及40例健康成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检测CTCs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CA125的表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两者诊断EOC的最佳组合方式。结果:(1)EOC患者与非癌对照时,CA125>35 U/ml和CTCs阳性诊断EOC的敏感度分别为75.6%、79.4%,特异度分别为82.2%、91.1%。EOC患者与卵巢良性病变患者时,CA125>35 U/ml及CTCs阳性诊断EOC的敏感度不变(仍分别为75.6%、79.4%),特异度均有所下降(分别为68.0%、86.0%)。(2)传统的并联试验诊断EOC的敏感度提高至95.0%,但特异度降低至58.0%;传统的串联试验诊断EOC的特异度提高至96.0%,但敏感度降低至60.0%。(3)定义CTCs及CA125的新型联用诊断模式检出阳性为:CA125≥90 U/ml或25 U/ml
摘要 [248] PDF
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治疗子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朱瑞森;赵淑萍;汤云;郑德璇;邹存华; 2024,40(4):291-295 目的:探讨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r-CWS)治疗子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因HR-HPV感染引起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行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术后6个月复查HR-HPV持续感染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r-CWS治疗1个疗程,36例)和对照组(仅观察,33例)。统计患者治疗有效率、阴道微生态变化及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1)69例患者中,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0.56%)明显高于对照组(3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乳杆菌患者的比率较对照组增加明显(77.78%vs.45.45%,P<0.05);治疗组pH值≥4.6、白细胞酯酶(LE)阳性患者的比率较对照组及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36例患者中发热5例,下腹坠胀感5例,腹泻1例,皮疹1例。结论:Nr-CWS治疗子宫颈锥切术后持续HR-HPV感染疗效较好,阴道微生态环境指标(乳杆菌、LE、pH值≥4.6)改善明显,且无严重副反应发生,但仍需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出发,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考虑。
摘要 [283] PDF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的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及阴道微生态情况分析 李小超;刘明雷;张家弘;梁爽;杜潘艳;吴景华; 2024,40(4):296-301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感染现状、耐药情况及GBS感染阴道微生态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产检的37175例妊娠晚期孕妇病例资料,统计GBS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连续3年内不同年龄段孕妇GBS的感染情况、变化趋势及耐药率变迁。同时对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849例妊娠晚期孕妇的生殖道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形态学检测(分为GBS阳性组499例和GBS阴性组3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清洁度和微生态指标的特点。结果: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连续3年,GBS阳性率分别为4.30%、4.79%、5.14%,且逐年增高(P<0.01);不同年龄组GBS检出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3年GB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美罗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未发现耐药菌株,对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均>50%),但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对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在阴道微生态方面,GBS阳性组和GBS阴性组阴道微生态失衡率分别为73.35%和29.71%,其清洁度在Ⅲ~Ⅳ级分别占72.95%和28.86%;GBS阳性组伴有白细胞显著增多的占11.62%;pH>4.5占72.95%,与GBS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洁度、白细胞、菌群密度与多样性GBS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晚期GBS阳性率逐年增高,年龄不是引起GBS感染的因素,青霉素依然可作为产时首选预防药物。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科学合理选择抗生素。妊娠晚期GBS感染后具有较高的阴道微生态失衡率,但并非所有GBS感染者阴道微生态均失衡。
摘要 [238] PDF
产钳保留原位方法娩出胎头且会阴不侧切母婴结局分析 孙立琴;范裕如;李六兰;樊雪梅;王瑶;周春秀; 2024,40(4):302-305 目的:探讨在低位产钳助产中,采用产钳保留原位方法娩出胎头且会阴不侧切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经阴道分娩行低位产钳术且会阴不侧切产妇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取出产钳时间不同分为产钳保留原位方法娩出胎头组(观察组,37例)和提早取出产钳方法娩出胎头组(对照组,26例),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均无肩难产和会阴Ⅳ度裂伤。两组的会阴裂伤程度、阴道裂伤、阴道血肿、子宫颈裂伤、产后出血分娩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全部活产,产钳助产至胎儿娩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无重度窒息、颅内出血和死亡,新生儿钳痕、颜面部擦伤和轻度窒息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钳保留原位较提早取出产钳方法娩出胎头应用于会阴不侧切,不增加会阴损伤,不增加相关母婴并发症,是一项实用且安全的临床技术。
摘要 [237] 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良性巨大卵巢囊肿的临床分析 许鑫玥;邓玉艳;李俊强;马婉莹;李涛; 2024,40(4):306-309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良性巨大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的72例良性巨大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囊肿31例(单孔体外剥除组),单孔腹腔镜体内剥除囊肿41例(单孔体内剥除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气腹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囊液渗漏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术中囊液渗漏率单孔体外剥除组(0 vs.21.1%)明显低于单孔体内剥除组(P<0.05)。单孔体外剥除组手术时间(60.19±5.64分钟vs.72.02±6.89分钟)、术中气腹使用时间(15.23±2.69分钟vs.53.83±6.74分钟)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16±3.53小时vs.32.24±3.87小时)均短于单孔体内剥除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囊肿手术在良性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可以极大程度避免术中囊液腹腔内渗漏,更加遵循手术无瘤原则,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此手术方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 [256] PDF
褪黑素通过NF-κB/NLRP3信号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展机制研究 王剑;杨佳澄;高丽娜;李建华;刘倩;王燕侠;蔺茹;吴珍珍;张春花;金玉霞;刘青; 2024,40(4):310-315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进展的抑制作用,以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自体子宫内膜皮下种植法构建EMT大鼠。动物实验模型分假手术组(Sham组,大鼠在造模过程中仅进行子宫片段剪取)和实验处理4组,分别为:模型组(EMT组,大鼠进行自体子宫内膜皮下种植)、褪黑素组(EMT+MEL组,以50 mg/kg的MEL灌胃处理)、EMT+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佛波酯(PMA)组(EMT+PMA组,以5 mg/kg的PMA腹腔注射)、EMT+MEL+PMA组(以50 mg/kg的MEL灌胃处理和5 mg/kg的PMA腹腔注射)。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的质量、血清和腹腔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各组样本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样本中NF-κB/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实验处理4组大鼠中动情周期紊乱的比例、异位子宫内膜的质量、血清以及腹腔液中TNF-α和IL-6的含量、MPO和VEGF的表达及NF-κB/NLR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MT组相比,EMT+MEL组和EMT+MEL+PAM组以上各项指标明显下降,而EMT+PAM组各项指标明显升高;与EMT+MEL组相比,EMT+MEL+PAM组、EMT+PAM组以上各项指标明显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能明显抑制EMT中的炎症反应,抑制EMT的进展,这可能通过抑制NF-κB/NLRP3信号的激活实现的。
摘要 [227] PDF
宿主多基因甲基化对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刘懿;张旭梅;韩雪松;李芹;邓琦;丁尚玮;马茜;刘慧芳; 2024,40(4):316-321 目的:系统地评估宿主多基因甲基化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数据库中有关宿主多基因甲基化诊断HSIL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2年1月11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使用QUADAS-2评价文献质量,采用Meta-disc 1.4和Stata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绘图,评估宿主多基因甲基化对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及以上(CIN2+)和CIN3及以上(CIN3+)的诊断价值。结果:最终纳入8项研究,共31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宿主多基因甲基化对诊断CIN2+的合并敏感度为0.80(95%CI 0.76~0.83),合并特异度为0.78(95%CI 0.76~0.80),合并阳性似然比(PLR)为8.01(95%CI 2.54~25.22),合并阴性似然比(NLR)为0.27(95%CI 0.13~0.54),合并诊断比值比(DOR)为37.74(95%CI 11.60~122.79),合并曲线下面积(AUC)为0.9566。对CIN3+的合并敏感度为0.70(95%CI 0.65~0.75),合并特异度0.75(95%CI 0.73~0.76),合并PLR为4.66(95%CI 2.82~7.70),合并NLR为0.37(95%CI 0.24~0.59),合并DOR为16.42(95%CI 8.20~32.88),合并AUC为0.8937。结论:宿主多基因甲基化对诊断CIN2+、CIN3+具有较好敏感度和特异度,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HSIL有很好的分流作用,该检测有望成为一种稳定、准确、有效的子宫颈癌筛查分流方法。
摘要 [290] 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实证研究 徐偲瑜;郎肖玲;李松阳;孙率;杨兰;曹雅楠;周雪莹;安景欢; 2024,40(4):322-326 目的:探索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方案及费用标准,为优化该病种分组方案以及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主要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的1585例出院患者的病案首页信息,利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住院费用的相关因素,采用决策树模型建立卵巢恶性肿瘤病例组合方案并验证,并对超标费用进行分析。结果:(1)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天数、合并症及并发症个数、手术级别、是否抢救、是否输血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住院费用的相关因素(P<0.05)。(2)1585例患者经过决策树模型分为DRG1组~DRG11组,其中决策树第一层分类节点为住院天数,第二层分类节点为是否输血,其次为合并症及并发症个数和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1)。Kruskal-Wallis H检验示,11个分组组间异质性较好(P<0.001),组内同质性较好[变异系数(CV)0.15~0.30]。(3)住院费用超过费用上限的共174例(占10.98%)。DRG7组(住院天数6~9天、无输血、合并症及并发症个数≥5个)的超标费用占比最高为15.11%。174例住院费用超标病例的各收费项目的平均费用均高于未超标病例组,超标病例组医疗服务的收入占比比未超标病例组少4.82%。结论:采用决策树模型对卵巢恶性肿瘤病例进行住院费用分组具有一定合理性与科学性。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住院天数为切入点,重点分析超标病例组患者费用情况,进行费用控制以进行精细化管理,行政部门可根据此方案中的影响因素进行DRGs。
摘要 [253] PDF
短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