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专题讨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围生期管理 杨红梅; 陈锰; 刘兴会; 2017,33(9):641-643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是指附着于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伴或者不伴胎盘植入。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PPP的患病率明显升高,且剖宫产次数越多,PPP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越高。其可能与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受损、子宫切口瘢痕愈合不良等密切相关。PPP尤其是合并胎盘植入时,易发生大出血,甚至危及母体生命,术中可能切除子宫。因此,加强对PPP的孕期及
摘要 [5492] 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杨静; 赵扬玉; 2017,33(9):643-646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31%0.89%,53.3%合并胎盘植入[1]。如并发胎盘植入易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子宫切除甚至孕产妇死亡。因此,产前诊断PPP是否合并胎盘植入至关重要。临床上除重视高危因素外,运用影像学检查如超声(ultrasound,US)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提高产前诊断率及预测凶险程度是改善孕产妇预后的根本。本文对超声图像及MRI用于PPP合并胎盘植入产前诊断及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摘要 [2890] PDF
血管球囊阻断技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顾蔚蓉; 李笑天; 2017,33(9):646-649 凶险性前置胎盘尤其合并胎盘植入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严重并发症,分娩时往往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短时间内患者即可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如何有效减少产时出血、并为保留子宫创造条件,是处理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问题。血管球囊阻断技术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引导下,将球囊导管置于主要供血动脉阻断血供,起到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和缩短手术时间的作用。目前相关的报道大多数为回
摘要 [2562] 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保留子宫的评估及手术方法 常青; 王丹; 2017,33(9):649-652 近十余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人工流产率高,国家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发生率明显增加,导致难治性产科出血和围生期切除子宫发生率增加,危及孕产妇生命。术前全面评估PPP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手术时间及个体化手术方式,合理保留子宫,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1,2]。1凶险性前置胎盘保留子宫的评估分娩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史、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
摘要 [2801] 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大出血的容量治疗策略 姚尚龙 2017,33(9):652-654 凶险性前置胎盘导致的胎盘粘连和胎盘植入是引起严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往往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甚至可在数分钟内丧失全部血容量,严重威胁产妇生命,输血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风险。本文概要总结了凶险性前置胎盘大出血的容量治疗策略,为其大出血的容量治疗提供依据。1凶险性前置胎盘大出血液体扩容策略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高危产妇,应提高警惕,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比如采用预防性髂内动脉球囊阻
摘要 [2714] 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子宫切除术式及评价 张春华; 王谢桐 2017,33(9):654-656 凶险性前置胎盘多伴有胎盘植入。由于胎盘植入下段肌层、肌层变薄或消失、局部血管粗大、膀胱等周围脏器侵犯、组织粘连,常导致胎儿娩出后严重的出血,子宫切除率高且手术复杂,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组织脏器损伤、感染、生殖器瘘管,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剖宫产子宫切除是胎盘植入传统治疗方法,但具有较高的术后病率和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对该
摘要 [2666] 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贺晶; 陈璐; 2017,33(9):656-658 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PPP)是产科最具有挑战性的疾病之一。针对PPP的手术治疗,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流程或术式。了解PPP手术相关并发症,减少或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对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有重要意义。1术中并发症1.1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引发产后出血最常见的两种原因,PPP兼有上述二大因素。
摘要 [2643] PDF
临床病案讨论
停经36+2周,纳差、腹泻9天,尿黄伴巩膜及全身黄染5天 高倩; 侯红瑛 2017,33(9):659-661 1病历摘要患者,27岁,因"停经36+2周,纳差、腹泻9天,尿黄伴巩膜及全身黄染5天"于2017年4月2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6年7月21日,预产期2017年4月28日。停经35天尿妊娠试验阳性,停经2+月B超检查提示宫内妊娠,双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早孕期有少量阴道流血,于当地医院保胎治疗后症状好转。否认猫、狗、放射线及毒物接触史。孕16周左右外院建档不定期产检,查乙肝两对
摘要 [2548] PDF
综述与讲座
胰岛素抵抗对女性生育能力与后代的影响及其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张棋; 李尚为 2017,33(9):662-665 胰岛素抵抗(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重要发病机制,可能会增加患者自然流产的风险,降低辅助生殖助孕后胚胎着床率,增加后代代谢性疾病发病风险。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对于合并IR的PCOS患者疗效肯定,可改善排卵率、妊娠率,同时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对于非PCOS血糖正常的IR患者,目前的干预方式以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轻体质量为主,一些研究发现对此类患者孕前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可降低流产率,提高辅助助孕后胚胎着床率,但相关研究较少,仍需要更多资料来证实。
摘要 [2567] PDF
疑难病案
33卷9期疑难病案 吕斌; 刘兴会 2017,33(9):665 患者,31岁,因停经27+1周,腹痛伴全身皮肤发黄1+月,阴道流血1+天,于2017年1月1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月前当地县级医院建卡产检时肝酶及胆红素均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2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92 U/L,总胆红素(TB)5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1.9μmol/L,间接胆红素(IDIL)21.1μmol/L,总胆汁酸
摘要 [2626] PDF
综述与讲座
论著与临床
脑组织S100B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胎鼠宫内脑损伤的预测价值 郭晓玥; 邵珲; 王妍; 赵扬玉 2017,33(9):670-674 目的:寻找胎鼠宫内脑损伤的有效预测指标。方法:比较正常对照组和缺氧组胎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脑组织中S100B蛋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及含量。结果:(1)脑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缺氧组胎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数目减少,结构模糊或消失,组织间质疏松水肿。(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100B蛋白主要在海马区的齿状回部位表达,BDNF主要在海马区和皮质区表达。缺氧组S100B蛋白及BDNF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强(189.90±31.66 vs 84.66±12.90,P=0.000;139.04±15.83 vs 74.86±14.08,P=0.000)。(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显示:缺氧组胎鼠脑组织中S100B蛋白、BDNF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7±1.07 ng/ml vs 2.25±1.20 ng/ml,P=0.006;152.08±36.29 pg/ml vs 128.21±43.43 pg/ml,P=0.039)。结论:孕鼠缺氧后可导致胎鼠脑损伤,脑组织中S100B蛋白、BDNF的测定可作为预测胎鼠宫内脑损伤的指标。
摘要 [3391] PDF
基于母体血浆单体型分析无创产前检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的研究 罗凯; 陈敏; 卢森; 赖峥菲; 曾艳欣; 陈超; 袁媛; 王垚燊; 李世泉; 高雅; 陈芳; 阿叁; 陈敦金 2017,33(9):674-678 目的:探索无创产前检测(NIPT)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招募生育过SMA先证者且再次妊娠的24个家系,其家系中夫妻双方及先证者致病突变经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测定。采集家系外周血及孕11周以后的孕妇血浆,通过目标序列捕获及高通量测序技术,首先对夫妻双方及先证者外周血DNA样品进行目标区域捕获测序,获得与致病位点连锁的亲本单体型信息,再结合血浆测序数据中提供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分析结果,构建隐马尔可夫模型,推断胎儿单体型,从而得到胎儿的基因型。同时利用有创产前诊断MLPA检测验证其准确性。本次研究主要针对SMN1基因第7、8号外显子的检测。结果:24个家系通过NIPT检测检出患胎5例,携带者7例,余12例正常;MLPA检测结果为5例患胎,8例携带者,11例正常。患胎均为SMN1基因第7、8号外显子纯合缺失。NIPT与MLPA检测结果一致率为95.83%(23/24),两种方法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结论:基于母体血浆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单体型分析NIPT胎儿SMA风险的方法准确、安全,应用于有先证者遗传信息的SMA NIPT有一定可行性。
摘要 [3206] PDF
应用两种不同建模方式构建子痫前期SD大鼠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张晓丽; 赵晓勇 2017,33(9):679-683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两种不同建模方式来构建子痫前期SD大鼠的动物模型的特异性。方法:SD孕鼠随机均分3组,空白对照组同前饲养,合体滋养细胞微绒毛(STBM)组用STBM诱导,STBM+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组用STBM+L-NAME诱导。检测蛋白尿(U-TP)、血压(BP)、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D-二聚体(D-D),HE染色胎盘组织,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胎盘组织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胎盘生长因子(PLGF)mRNA及蛋白表达,滋养细胞分离、培养后行功能学实验(EDU测增殖、FCM测凋亡、Transwell测侵袭)。结果:U-TP、BP、APTT、PT及D-D在孕10天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15天及20天U-TP、BP STBM+L-NAME组较STBM组显著增加(P<0.05),孕20天APTT、PT STBM+L-NAME组较STBM组显著缩短,D-D显著增加,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STBM+L-NAME组HE染色见胎盘蜕膜带水肿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基带和迷路带见滋养细胞增生。3组比较s Flt-1、SEng、PLGF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BM+L-NAME组s Flt-1、SEng mRNA及蛋白比STBM组明显增高(P<0.05),PLGF mRNA及蛋白明显减低(P<0.05)。功能学实验中3组细胞增殖和凋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BM+L-NAME组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最少,凋亡最多。与STB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构建子痫前期动物模型中,STBM合用L-NAME诱导比单独应用STBM特异性更强,为临床子痫前期诊疗提供可靠模式研究依据。
摘要 [2928] PDF
扩增子测序检测SNP位点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 刘居莉; 李海志; 余蕾; 胡亚欣; 王碧; 肖子文; 罗新; 潘卫; 杨国珍 2017,33(9):684-687 目的:探索外周血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多态位点的检测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内异症患者66例,对照组34例,采集受试者子宫内膜组织做病理活检HE染色;取外周血,提取DNA,构建文库,按照筛选出的SNP位点进行扩增子测序检测。结果:在筛选出的21个位点中,7p15.2(rs12700667)(p=0.170×10-10,OR=1.26)、CDKN2BAS基因16号内含子内的rs10965235(p=0.35×10-11,OR=1.39)、WNT4的rs16826658(p=0.110×10-9,OR=1.18)的SNP在内异症患者与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样本SNP位点7p15.2(rs12700667)、WNT4(rs16826658)、CDKN2BAS(rs10965235)可能与内异症的发病风险有关。
摘要 [2706] PDF
产前诊断唇腭裂308例回顾性研究 何倩云; 杨苑香; 陈敏; 陈菲; 曹定娅; 李南; 翦薇; 潘悦健; 张慧敏; 刘维强; 李志华 2017,33(9):688-691 目的:探讨胎儿唇腭裂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该疾病的临床咨询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超声诊断为唇裂/腭裂/唇腭裂的308例孕妇的产前诊断情况,比较不同类型唇腭裂的超声表型特征及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结果:(1)超声诊断结果显示,在308例唇腭裂胎儿中非综合征型唇腭裂258例(83.77%),综合征型唇腭裂50例(16.23%),其中单纯唇裂40例(12.99%),唇裂合并腭裂266例(86.36%),单纯腭裂2例(0.65%)。(2)同意进行产前诊断137例(44.48%),染色体异常共22例(16.06%),其中23例综合征型唇腭裂中发现染色体异常共12例(52.17%),分别为13-三体8例(66.67%),18-三体2例(16.67%),三倍体2例(16.67%);而在114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中发现染色体异常10例(8.77%),分别为18-三体1例,21-三体1例,标记染色体1例,发现基因微缺失微重复等遗传综合征4例(B超检查均无任何软指标及除唇腭裂外的其他结构异常),臂间倒位等染色体多态性3例。染色体基因芯片分析(CMA)检测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6.16%(16/99),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检出率为15.79%(6/38)。(3)随访到204例患者,186例患者选择引产,18例患者出生后进行手术干预治疗。结论:唇腭裂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高,建议对所有类型唇腭裂均进行产前诊断;CMA检测可以发现除非整倍体外的拷贝数变异,建议对唇腭裂胎儿优选基因芯片进行产前诊断。
摘要 [3449] PDF
孕妇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滕晓慧; 潘石蕾 2017,33(9):692-696 目的:探讨孕妇年龄与妊娠高危因素、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分娩的所有产妇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按年龄划分为4组,≤24岁组543例(13.76%)、25~29岁组1648例(41.18%)、30~34岁组1208例(30.61%)、≥35岁组547例(13.86%)。统计4组不同年龄孕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妊娠结局,将25~29岁组设为对照组(OR=1),进行二元Logsitic回归分析年龄与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等的相关性。结果:在年龄>30岁孕妇中,不良孕产史、本次辅助生殖助孕妊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期糖尿病、瘢痕子宫OR值均>1,且随年龄组增加,OR值递增。前置胎盘、多胎妊娠、产后出血,分娩巨大儿、低体质量儿、早产儿,在年龄≥35岁组中OR值>1。子痫前期中年龄≤24岁组、≥35岁组OR值均>1。在30~34岁组出生缺陷儿的OR值>1。结论:对不同年龄孕妇,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围生期检查及保健工作,及时对高危孕妇进行干预,积极治疗相关合并症,预防并发症,适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综合保障母婴健康。
摘要 [2959] PDF
本期目录
四川省医学会关于征集学会会史的公告 2017,33(9):696 1927年5月,四川省医学会成立。为全面、客观地记述四川省医学会的历史与现状,以史为鉴,启迪后人,开创未来,省医学会将编撰《四川省医学会会志》。为广泛收集相关会史资料,特向社会各界征集四川省医学会成立90年以来,在组织建设、学术活动、继续医学教育、卫生下基层、科普工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学期刊建设、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其他重大活动、重要人物的历史史料、图片、音像资料和实物,或相关线索。会史资料一经采纳,四川省医学会将给予100~3000元(税后)的奖励。
摘要 [5236] PDF
论著与临床
SIRT-1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惠文; 马德花; 张磊; 赵淑萍; 2017,33(9):697-701 目的:探讨Ⅲ型去乙酰化酶SIRTUIN1(SIRT-1)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及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方法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24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LSIL)2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HSIL)35例及宫颈癌组织55例中SIRT-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SIRT-1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1)SIRT-1蛋白的高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为0、LSIL为15.38%、HSIL为37.14%及宫颈癌组织为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P<0.05);(2)宫颈癌组织中SIRT-1蛋白的高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分化程度(G1~G3)(χ~2=6.87,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χ~2=7.73,P<0.05)、不同临床分期(χ~2=7.39,P<0.05)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RT-1随宫颈病变的加重表达逐渐增强,与宫颈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摘要 [2867] PDF
安石榴甙在机械力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王琳琳; 李秉枢; 刘成; 李倩男; 汤剑明; 胡鸣; 洪莉 2017,33(9):701-706 目的:探索安石榴甙(PUN)在机械力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2.5、5、10、25、50、100μmol/L)的PUN处理L929细胞不同时间(12、24、48小时)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PUN(0、2.5、5、10、25μmol/L)处理24小时后Nrf2蛋白表达;将L929细胞根据是否行PUN(10μmol/L,24小时)预处理和是否采用四点弯曲力学加载系统进行机械力干预(5333μstrain,1 Hz,4小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加力组、PUN组及PUN加力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采用H2DCF-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的变化。结果:PUN在浓度10μmol/L、作用时间24小时对细胞增殖活性及Nrf2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最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加力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ROS水平显著上升、Bax表达和Active-caspase3/caspase3比率明显增加(P<0.05);与加力组相比,PUN加力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ROS水平明显降低、Bcl2表达显著增加、Bax表达和Active-caspase3/caspase3比率降低(P<0.05)。结论:PUN可明显减少机械力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抗氧化蛋白Nrf2的表达,从而抑制机械力诱导ROS水平上升所导致的氧化损伤。
摘要 [2993] PDF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ⅠB1~ⅡA2期宫颈癌两种治疗方式的回顾性研究 张楠; 郑虹; 高雨农; 张乃怿; 宋楠; 高维娇; 高敏; 燕鑫 2017,33(9):707-710 目的:比较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病理检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ⅠB1~ⅡA2期宫颈癌患者系统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同步放化疗与广泛子宫切除+系统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同步放化疗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治疗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病理检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ⅠB1~ⅡA2期宫颈癌患者44例的临床资料。19例患者在行系统淋巴结切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治疗(放化疗组);25例患者在系统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继续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术后行辅助同步放化疗(根治手术组)。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情况和安全性。结果:44例患者中7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0月(4~90月)。放化疗组中,1例(1/15,6.7%)复发并死亡;根治手术组中,7例(7/22,31.8%)复发,3例(3/22,13.6%)死亡。放化疗组和根治手术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数分别为49月(95%CI 29.216~68.784)、20月(95%CI17.682~22.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放化疗组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9.4%,根治手术组为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1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3)。发生Ⅲ~Ⅳ度不良反应放化疗组4例(26.7%),根治手术组7例(31.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6)。结论:对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的ⅠB1~ⅡA2期宫颈癌患者,行系统淋巴结切除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式与在系统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继续行广泛子宫切除术,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式相比,安全性相当,而预后和生存结果似乎更好,但尚需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摘要 [5463] PDF
经宫腔镜输卵管栓堵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栩; 蔡华蕾; 2017,33(9):711-714 目的:研究经宫腔镜输卵管栓堵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卫生经济学效益,综合评价其在输卵管积水预处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7年3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附属白云医院就诊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共120例,其中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栓堵术82例为研究组(A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38例为对照组(B组),所有患者入院均经详细医患沟通后自愿选择相应手术治疗,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集相关资料并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A组98.39%、B组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A组1.22%、B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费用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复查有效率为97.98%。结论:经宫腔镜输卵管栓堵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相比,手术成功率相似,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更好,而且该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手术费用低,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摘要 [2797] PDF
教训分析
浆膜下巨大子宫肌瘤黏液变性1例 王海燕; 冶娜 2017,33(9):715-716 1病例报告患者,42岁,因发现腹部包块伴双侧股内侧疼痛1月于2015年8月22日入院。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胀痛不适,并自扪及下腹部包块,约150 mm×120 mm×100 mm大小,伴双侧股内侧疼痛不适。当时未行任何治疗,包块渐增大,下腹渐膨隆,病程中无月经改变及阴道不规则流血,无腹痛、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饮食睡眠可,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期4~5天,周期28天,量中等,无痛经,末次
摘要 [2636] PDF
技术交流
COOK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周琴琴; 金群俏; 胡小军 2017,33(9):716-718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对再次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重度宫腔粘连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A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放置医用几丁糖(30例),B组术后宫腔放置COOK球囊(30例),C组术后宫腔放置几丁糖加COOK球囊(30例),3组患者术后均人工周期修复内膜。术后2个月行二次宫腔探查,比较3组患者宫腔恢复情况、AFS评分改善率,半年后评估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二次宫腔探查时A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63.33%,B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60.00%,C组再次宫腔粘连率为33.3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AF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5.3±21.1)%、(55.5±21.7)%、(67.6±18.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月经改善率分别为66.67%,70.00%,93.33%,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放置COOK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宫腔粘连,改善月经。
摘要 [2750] PDF
短篇报道
妊娠合并自发性乳糜腹水1例 张碧黎; 张雪芹; 王依静 2017,33(9):719-720 1病例报告患者24岁,身高155 cm,体质量70 kg,以停经39+2周,腹部规则阵痛6小时收入我院。患者停经2月时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停经4+月感胎动至今,入院前于我科定期行产前随访检查未见异常。入院前2周B超检查无胸、腹腔积液。既往史及家族史无异常。生育史:G1P0。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发育良好,呼吸平稳,20/min,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6/min,律
摘要 [2597] PDF
疑难病案
33卷5期疑难病案答案 潘萍; 李予; 杨冬梓; 2017,33(9):720 >1进一步检查(1)醛固酮(基础立位)584.19 pmol/L,血清钾3.84 mmol/L,血清钠142.5 mmol/L,血管紧张素Ⅰ(0℃)0.15,血管紧张素Ⅰ(37℃)3.80,肾素活性(立位)每小时3.65 ng/ml。(2)CYP17A1基因测序:患者和姐姐均为c.775776del AT/c.1298T>C复合杂合子,父亲c.775776del AT杂合突变,母亲c.1298T>C杂合突变。(4)双侧肾上腺CT:考虑左侧肾上腺结合部结节样增生需与小腺瘤鉴别。(5)染色体:46,XX,正常女性核型。
摘要 [2700] PDF
本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