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7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本期封面 出版日期:2024-07-15
  

专题讨论

反复种植失败的治疗进展
  陈军玲;傅薇;孙贇;  2024,40(7):505-508
<正>随着临床和实验室技术的不断完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的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临床妊娠率可达50%~60%,但是仍有患者会经历反复多次的胚胎移植后未能成功着床,从而被诊断为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10%左右[1,2]。RIF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繁多,一些治疗方案尚不确定效果,如何降低RIF发生率,是困扰临床的一大难题。
  摘要[347]  PDF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
  李小兰;张志强;方丛;  2024,40(7):508-511
<正>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testing,PGT)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基础上,对卵母细胞(极体)或胚胎(卵裂期或囊胚)进行活检并行染色体和(或)基因检测,选择不致病和(或)染色体整倍体的胚胎进行移植,避免下一代发生相关的遗传性疾病或因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流产,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摘要[195]  PDF
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应用的演变
  王义贤;张馨怡;谭季春;  2024,40(7):511-514
<正>自1978年世界第1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已经为数千万不孕不育夫妇解决了生育问题。最早期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技术在自然周期内进行,获卵少,可移植胚胎少,成功率很低[1]。
  摘要[183]  PDF
妇科肿瘤患者合并不孕的辅助生殖技术应用
  徐少蓉;马黔红;  2024,40(7):514-516
<正>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治疗手段的多样化,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和个人原因,在育龄期内被诊断患有恶性肿瘤的女性很多尚未完成生育计划,对患有肿瘤性疾病(包括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且合并不孕的女性患者生育问题也值得生殖医学专家关注和重视,因此在女性肿瘤患者进入肿瘤治疗阶段前都应获得专业相关知识和生育建议,必要时紧急启动相应保存和保护生殖能力措施。
  摘要[190]  PDF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诊治进展
  车祺;董曦;  2024,40(7):517-519
<正>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指女性卵巢内的卵子数量、质量和生长能力下降,导致排卵障碍或卵子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一种生理现象。与年龄相关的生理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成为高龄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环境、社会、医源性等多因素作用,病理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年轻女性的生育力亦受到极大威胁。现就从病因、诊断和治疗3个方面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诊治进展做阐述,以期能够为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摘要[292]  PDF
生物医学工程在女性生殖中的研究及其应用
  郭娜;王怡;李豫峰;  2024,40(7):520-522
<正>2017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保护女性生殖健康对人类繁衍至关重要。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融合了生命科学、组织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等学科,致力于为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飞速发展及多学科交叉治疗方案普及,为生殖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治疗手段。本文从人工智能、基因检测和组织工程技术等生物医学工程相关技术来阐述其在女性生殖中的研究和应用。
  摘要[330]  PDF

临床病案讨论

原发不孕取卵术后反复卵巢多发囊肿的病案讨论
  谯小勇;曾汝君;程萌;白瑜;马黔红;  2024,40(7):523-526
<正>1 病历摘要患者,32岁,因原发不孕4年,取卵术后6月,月经紊乱合并反复卵巢多发囊肿5月,于2021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门诊就诊。4年前,患者因“原发不孕,男方无精子症”于本院行供精人工授精助孕,采用来曲唑诱导排卵,行供精人工授精后2 d彩超检查确定排卵,予地屈孕酮口服10 mg 每日2次黄体支持,患者获得临床妊娠后自然流产。流产后2年,使用来曲唑诱导排卵联合绒促性素(HCG)扳机进行供精人工授精连续2个周期,均未获得妊娠。
  摘要[195]  PDF

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2023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不明原因不孕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代玮;郭艺红;  2024,40(7):527-531
<正>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将不孕症定义为有规律性生活、未避孕至少1年未受孕的夫妇。常见的不孕症病因有男方因素、女性排卵因素、输卵管因素等,一些患者经过不孕症常规评估仍无法确定不孕病因的称为不明原因不孕症(unexplained infertility, UI)。这种有争议的诊断是在没有发现女性和男性生殖系统的异常时做出的,因此UI的诊断遵循不孕症的“标准”检查。
  摘要[185]  PDF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风险预警及早期干预专家共识
  梅玲;王倩;牛晓宇;潘铁军;宋岩峰;  2024,40(7):532-537
<正>女性随着妊娠、分娩、绝经、老龄化进程机能衰退等生理过程,会出现泌尿、生殖和肛肠3个系统交错的功能紊乱,导致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排尿排便及性生活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随着发达国家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高发于老年女性的PFD逐渐成为影响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摘要[350]  PDF

综述与讲座

恶性潜能未定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周文超;李春明;周坚红;  2024,40(7):538-542
恶性潜能未定子宫平滑肌瘤(STUMP)是罕见的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其诊断主要基于组织病理学,但有时难以与子宫平滑肌肉瘤(LMS)及其他子宫平滑肌瘤(LM)鉴别诊断,病理形态学的诊断标准也无法完全统一。随着近几年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及下一代测序的应用,使得对STUMP的研究从基因改变、基因组指数及拷贝数变异再到表观遗传学改变,有了长足的进步,加深了对STUMP发生过程的认知,同时传统免疫标志物的深入挖掘及潜在标志物的新发现也提高了STUMP诊断的准确性,降低了漏诊、误诊,对疾病的预后有一定意义。本文将对STUMP的病理特征及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STUMP疾病的认识。
  摘要[232]  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周芳竹;杨瑾;曹玉盈;李圃;  2024,40(7):543-546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作为一种宫腔内高效孕激素缓释系统,因用法简单、有效期长、安全性高、临床效果佳,成为常见妇科疾病新的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查阅现有文献,有研究显示,LNG-IUS对改善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UB-O)及子宫肌瘤患者的出血症状有帮助;可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EH)、早期子宫内膜癌(EC)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患者保守治疗的重要方式,在缓解EMT及子宫腺肌病患者疼痛症状、预防EMT患者术后复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有效逆转EH,且被推荐为早期EC和AH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一线治疗方式;对预防近期无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复发有积极作用。LNG-IUS作用于局部,与其他口服激素类药物相比,全身不良反应少且总体可耐受。
  摘要[371]  PDF

论著与临床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心脏功能异常围产结局预测
  张晗;魏瑗;赵扬玉;  2024,40(7):547-553
目的:分析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心脏功能异常的特点,并基于信息量法选择以超声指标为主的相关评价指标以建立预测MCDA胎儿围产结局的模型。方法:筛选出双胎妊娠孕妇中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异常者104例,根据其绒毛膜性和胎儿心脏异常情况分为:MCDA功能异常组(61例)、MCDA结构异常组(23例)及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结构异常组(20例),分析比较3组临床特征的差异并随访临床结局至产后3年。引入信息量法,选择MCDA功能异常组的全部超声异常指标(7类),再加入3项常见临床指标,纳入信息量模型计算,建立胎儿心脏功能异常的围产结局预测模型,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预留病例(5例)检验两种方法评估模型预测的有效性。结果:(1)与MCDA结构异常组比较,MCDA功能异常组双胎特有并发症的比例更高、分期更重;3组围产结局中活产与未活产所占比率、不同的活产结局间和不同的未活产结局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发现MCDA功能异常组活产儿大部分(22/24)心脏功能自行恢复正常。(2)信息量模型预测结果示,胎儿心脏功能异常的不良围产结局或风险(I)划...
  摘要[164]  PDF
PD-1/PD-L1调控蜕膜巨噬细胞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相关研究
  毛伴云;张夏兰;税国鑫;梅劼;岳军;  2024,40(7):554-559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对蜕膜巨噬细胞(DMs)分化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1月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及正常妊娠人工流产患者各20例,分别作为复发性流产组(RSA组)和正常妊娠组(NP组)。取两组患者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olt)技术检测绒毛组织中PD-L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Ms类型及其PD-1的表达情况。分组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分化,设立对照组和PD-1阻断组,加入不同试剂诱导分化,测定不同条件下分化后DMs类型占比。结果:两组患者绒毛组织中均表达PD-L1蛋白及mRNA,但RSA组中PD-L1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NP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蜕膜组织中均有M1和M2型巨噬细胞,RSA组中M2型/M1型DMs比值较NP组降低(P<0.05),即DMs向M1型极化;PD-1在两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THP-1细胞经过刺激可分化出M1和M2型巨噬细胞,PD-1阻断后,M2型/M1型巨噬细胞比值降低(P<0.05),即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绒毛组织PD-L1表达下降,DMs向M1型方向极化;阻断PD-1/PD-L1通路可使巨噬细胞更多向M1型方向极化。PD-1/PD-L1通路对巨噬细胞极化方向的影响可能会给研究RSA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217]  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热球子宫内膜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相关月经过多的临床研究
  王丹;金卓婷;王李纲;葛佳;张勇;  2024,40(7):560-565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热球子宫内膜消融(TBEA)治疗子宫腺肌病(AM)相关月经过多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M合并月经过多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HIFU联合TBEA组(HIFU+TBEA组,n=26)和HIFU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HIFU+药物组,n=51)。以HIFU治疗后不同随访时间点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作为主要结局指标,以痛经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再干预率、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作为次要结局指标。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结局指标的差异,评价HIFU联合TBEA治疗AM相关月经过多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BAC评分、NRS评分及CA125均有显著下降(P<0.05)。与HIFU+药物组比较,HIFU+TBEA组治疗后6、9、12月PBAC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1、3月PB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6、9、12月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TBEA组(11.54%)和HIFU+药物组(21.57%)治疗后再干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U+TBEA组(80.77%)和HIFU+药物组(70.59%)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协会(SIR)分类均在A~B级,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HIFU联合TBEA治疗AM相关月经过多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作为无生育需求尤其是合并月经过多AM患者的一种长期管理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197]  PDF
CircASPH靶向miR-28-5p/IGF-1R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颗粒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毛雅婷;钱瑛;徐云钊;  2024,40(7):566-571
目的:探讨环状RNA天冬酰胺β-羟化酶(CircASPH)靶向miR-28-5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轴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颗粒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使用人卵巢颗粒细胞KGN、COV434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下拉实验证实CircASPH、miR-28-5p、IGF-1R三者间的靶向关系。将KGN、COV434细胞分为si-NC组、si-ASPH组、si-ASPH+anti-NC组、si-ASPH+anti-miR-28-5p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CircASPH、miR-28-5p和IGF-1R mRNA表达水平,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和迁移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行为;采用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E-钙黏蛋白、IGF-1R蛋白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CircASPH、IGF-1R与miR-28-5p有靶向结合位点。与si-NC组比较,si-ASPH组CircASPH表达水平、OD490值、Edu阳性细胞率、细胞迁移与侵袭数、MMP-2、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降低,miR-28-5p表达水平和E-钙黏蛋白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ASPH+anti-NC组比较,si-ASPH+anti-miR-28-5p组miR-28-5p表达水平和E-钙黏蛋白降低,OD490值、Edu阳性细胞率、细胞迁移与侵袭数、MMP-2、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KGN、COV434细胞中,抑制CircASPH表达可通过调节miR-28-5p/IGF-1R轴,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可能成为治疗PCOS的一种新靶点。
  摘要[168]  PDF
孕前腹腔镜子宫颈环扎术治疗子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亚娜;金玉茜;毛萌;王倩;刘雪琰;李思雨;张颖;常蕾;郭瑞霞;  2024,40(7):572-576
目的:探讨孕前腹腔镜子宫颈环扎术(LCC)在改善子宫颈机能不全妊娠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7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112例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行孕前LCC的临床资料。其中孕前LCC手术指征为:经阴道子宫颈环扎术(TCC)失败(42例)、子宫颈手术史+TCC失败(7例)、不适合TCC(10例)和患者强烈要求(53例)。分析孕前LCC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妊娠结局,对比孕前LCC后妊娠并分娩的患者和因不同手术指征行孕前LCC患者手术前后的分娩孕周。结果:112例患者中位手术时间65.5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0 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2.9±0.6 d。术后随访到108例,LCC后妊娠分娩77例,术前共分娩205次,术后共分娩81次;术后成功分娩(孕周>28周)78次(96.3%),平均分娩孕周37.4±1.7周;早产率16.7%,足月产率83.3%。孕前LCC后孕周≥28周分娩率明显高于孕前LCC的既往分娩率(96.3%vs.10.7%,P<0.05),分娩孕周显著延长(36.4±5.5周vs.19.8±7.5周,P<0.05)。不同手术指征行孕前LCC的术后分娩孕周,除手术指征为不适合TCC外(P>0.05),其余均显著晚于孕前LCC既往分娩孕周(P<0.05)。结论:孕前LCC手术安全性高,可显著延长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分娩孕周改善妊娠结局,可作为既往存在TCC失败史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摘要[303]  PDF
异体骨髓移植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首疗程激素补充治疗月经预测模型的建立
  张宁;刘卫泽宇;张婧婧;李晓宇;孙芳璨;陈慧赟;马骁;韩冰;  2024,40(7):577-581
目的:研究建立异体骨髓移植(allo-HSCT)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首疗程激素补充治疗(HRT)的月经预测模型,为制定激素补充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allo-HSCT后POI患者1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首疗程HRT后月经来潮情况分为理想月经组(116例)和非理想月经组(38例)。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一般特征和临床资料差异后,选择纳入的预测因子。将纳入人群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训练集的月经预测模型,并通过验证集验证模型的预测效率。最后将模型制作成用户交互界面并部署至服务器共享。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示,两组患者就诊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血液病诊断、移植年龄、供体性别、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腰椎骨密度(BMD)、HRT方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平均准确度下降程度选择纳入模型的预测因子为就诊年龄、移植年龄、BMI、FSH、HRT方案、产次、孕次。初步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后,优化模型参数,决策树数量(ntree)=500,特征数(mtry)=6,以80%和20%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使模型拟合度高的同时误差率稳定,采用十倍交叉验证降低过度拟合。最终构建的月经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68,灵敏度为0.695,特异度为0.73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allo-HSCT后POI患者首疗程HRT的月经预测模型,该模型假阳性率较低,提示当模型预测结果为非理想月经时,可考虑调整拟定的HRT方案,以促进早期月经来潮。
  摘要[183]  PDF
孕早期空腹血糖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韩文莉;陈奕;  2024,40(7):582-585
目的:探讨孕早期空腹血糖(FPG)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1044例单胎初孕妇的孕早期临床数据资料。根据是否诊断为GDM,分为GDM组(n=173)和非GDM组(n=871),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孕早期FPG与GDM发生的关系。结果:1044例单胎孕妇中,173例诊断为GDM(16.6%)。GDM组年龄、孕前BMI、孕早期FPG均显著高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年龄、孕前BMI和血脂指标后,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FPG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当以FPG<5.1 mmol/L为参考,FPG≥5.1 mmol/L时GDM发生风险增加3.26倍(OR 3.26,95%CI 2.20~4.84,P<0.001)。结论:孕早期FPG是影响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早期FPG水平升高与GDM发生显著相关。
  摘要[226]  PDF
术前血清雌二醇水平与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张琬琳;邱丹儿;汤若楠;肖西峰;王晓红;  2024,40(7):586-590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TCRA)前1 d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与中-重度宫腔粘连(IUA)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并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TCRA的中-重度IUA患者的临床数据。主要结局指标是12个月随访期间的妊娠率,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平滑曲线拟合和递归算法分析。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288例患者中,有222例符合标准,并最终被纳入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1 d的E2水平与TCRA后的妊娠率呈负相关(aOR 0.77,95%CI 0.63~0.93,P=0.0074)。递归算法分析结果显示,当术前血清E2水平小于380.6 pmol/L时,每增加36.7 pmol/L,妊娠率就会降低约20%(aOR 0.78,95%CI 0.67~0.89,P=0.0004)。结论:术前血清E2水平与中-重度IUA患者的妊娠结局呈负相关。
  摘要[156]  PDF
浅表子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杨芸;廉鑫;施郅娴;王平;  2024,40(7):591-592
<正>1 病例报告患者,43岁,因体检发现阴道包块2年,于2022年3月1日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住院治疗。患者2年前体检时发现阴道内包块(直径约5 cm),于外院诊断为子宫颈肌瘤,无腹痛及阴道流血等症状,定期外院随访无明显变化。5月前患者就诊于本院妇科门诊,专科查体见阴道右侧隆起约6 cm, 阴道黏膜光滑,行三合诊检查疑似包块来源于腹膜外,边界清。
  摘要[208]  PDF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