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12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本期封面
  

专题讨论

胎儿超声软指标的临床意义
  邢爱耘;  2017,33(12):881-883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简便、普及率高等优势,是产科最常用也是首选的辅助诊断技术。产科超声检查主要是对胎儿及其附属物(胎盘、脐带、羊水)结构异常的筛查和诊断。随着超声仪器分辨率及超声医师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筛查被赋予了具有遗传声像图功能的期望。其中通过孕中期胎儿超声软指标预测染色体异常成为近年来被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孕期超声检查给出不同胎儿软指标阳性的报告,而目
  摘要[5266]  PDF
胎儿心脏异常超声评估
  李军;朱霆;徐鹏;  2017,33(12):883-884
<正>胎儿健康成长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目前,我国胎儿心血管畸形发病率约为8‰,围术期死亡率较高,约为3%,而在高危妊娠群体中发病率更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病(fet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FCHD)是常见的胎儿结构性异常,发病率位居出生缺陷的首位,亦是新生儿和儿童期的主要死亡和致残原因之一。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西京医院的"陕西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诊断中心"和"陕西省产前诊断会诊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进行胎儿超声心动
  摘要[5884]  PDF
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张潇潇;陈倩;  2017,33(12):884-887
<正>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的发生率约1/10004/1000,占所有产前发现畸形的20%30%,值得注意的是30%50%的儿童期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先天性肾脏尿路畸形有关[1]。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包括肾脏实质发育异常、肾脏胚胎迁移过程异常及集合系统发育异常。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前超声检查能发现89%的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并且是监测和评估预后的最重要手段。
  摘要[5317]  PDF
常见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超声图像及临床意义
  杨太珠;  2017,33(12):887-889
<正>1概述骨骼发育异常(skeletal dysplasia,SD)(或译为骨骼发育不良)是由于软骨和骨组织的异常发育、生长和维持导致的一类异质性疾病,表现为骨骼缩短、变形或完全不形成。其发生率约1/5000活产儿。不同个体间严重程度差异大,轻者仅有轻微残疾,重者可致围生期死亡。《遗传学骨骼异常的命名及分类2010版》包含
  摘要[5188]  PDF
胎儿神经系统影像学改变的评估
  蔡爱露;董岚;  2017,33(12):889-891
<正>神经系统由神经管发育而来,过程复杂。在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种部位、各种类型的畸形。神经系统畸形作为胎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由于其种类多样、后果严重,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对判断胎儿预后、及时终止妊娠和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1胎儿神经系统的正常超声表现
  摘要[5227]  PDF
胎儿消化道发育异常的超声评估及其临床预后
  谢红宁;何苗;  2017,33(12):891-894
<正>胎儿消化系统发育异常中,胃肠道畸形较常见,包括消化道闭锁(食道、十二指肠、空肠或回肠、结直肠及肛门),以及其他少见的异常如消化道重复畸形、肠旋转不良及胎粪性腹膜炎等。部分类型的消化道异常在产前有一定特异性表现,通过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诊断,但是大部分消化道异常产前超声诊断仍十分困难。其原因一为多数消化道异常的声像图缺乏特异性,与正常声像图有较多重叠;二为即
  摘要[3018]  PDF
常见胎儿胸腔占位的影像学评估及临床意义
  杨纲;蒋小平;  2017,33(12):894-896
<正>随着产前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胎儿胸腔占位的诊断病例不断增加,其发病率为0.14%[1]。该类胎儿胸腔结构异常结局大多良好,但部分占位可造成:压迫纵膈及心脏致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胎儿水肿;影响胎儿肺容积导致肺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高压,致出生后呼吸衰竭。出现以上并发症后,病死率显著增加。故产前针对胎儿胸腔占位进行全面评估显得非常重要。
  摘要[2982]  PDF

临床病案讨论

停经30+4周,发现血压升高3+月
  武玉霞;胡雅毅;  2017,33(12):896-898
<正>1 病例摘要患者,29岁,因停经30+4周,发现血压升高3+月,于2017年5月22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周期规则,G3P+11,停经40+天自测尿HCG阳性,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孕14周外院建卡定期产检,多次产检发现血压升高142155/88102 mmH g,尿蛋白(-),尿蛋白定量0.246 g/24 h,未用降压药。患者中孕期无头痛、头晕、眼花等不适,活动后偶感心悸、胸闷、气
  摘要[5144]  PDF

综述与讲座

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黄美虹;韩钦;郭红燕;  2017,33(12):899-902
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遵循由近及远的逐站式转移模式,先从盆腔淋巴结到髂总淋巴结,然后再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并可继续向上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很少见跳跃转移的情况。术前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各有优缺点。近年来术中前哨淋巴结检测逐渐成为热点,但是目前仍没有人明确指出识别前哨淋巴结可以替代系统的淋巴结切除术。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提高检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和并发症。
  摘要[2972]  PDF
miRNA和lncRNA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的研究进展
  黎莹;陈士岭;  2017,33(12):902-905
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都属于非编码RNA(ncRNAs),它们被认为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但能以RNA的形式在表观遗传调控、转录调控以及转录后调控等层面上参与蛋白编码基因调控。许多研究表明miRNA和lncRNA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iRNA和lncRNA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发生发展中同样有着重要作用,并且随着深入研究,将有利于逐步揭示POI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和靶向治疗位点,为POI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摘要[2754]  PDF

论著与临床

NF-κBp65、Lin28B和IL-6在不同临产状态孕妇外周血中的表达
  马薇;朱天垣;关慧敏;崔红梅;刘金英;  2017,33(12):906-909
目的:探讨NF-κBp65、Lin28B和IL-6在早产和足月妊娠孕妇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明确其在分娩发动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采集先兆早产组、早产临产组、足月临产组和正常妊娠组各25例孕妇的外周血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4组血清中NF-κBp65、IL-6、Lin28B的表达情况;同时将先兆早产组与早产临产组、临产组(包括早产临产组和足月临产组)与正常妊娠组NF-κBp65、IL-6、Lin28B表达水平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1)NF-κBp65的表达水平在早产临产组中最高(13.99±0.72 ng/ml),IL-6的表达水平在早产临产组中最高(54.34±6.66 pg/ml),Lin28B的表达水平在正常妊娠组中最高(10.67±0.52 ng/ml),经LSD-t检验,4组中NF-κBp65、IL-6及Lin28B的表达水平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先兆早产组和早产临产组中NF-κBp65与IL-6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557,P<0.05;r=0.587,P<0.05),NF-κBp65与Lin28B的表达及IL-6与Lin28B的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3)临产组中NF-κBp65与IL-6的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0.899,P<0.05),NF-κBp65与Lin28B的表达呈高度负相关(r=-0.863,P<0.05);IL-6表达水平与Lin28B的表达呈高度负相关(r=-0.798,P<0.05)。结论:IL-6和NF-κBp65对早产临产具一定预测价值;Lin28B与胎儿成熟程度相关,对早产无预测价值。
  摘要[2967]  PDF
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免疫治疗疗效及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的研究
  陈丹;刘仲伟;陈慧;孟昱时;  2017,33(12):910-914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方法:对研究组83例不明原因RIF的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对照组96例不明原因RIF患者移植前不给予特殊处理。并按照胚胎移植属性分为鲜胚移植和冻胚移植,所移植胚胎均为卵裂期优质胚胎,接受LIT后新鲜胚胎移植为研究组A(51例);未行LIT接受新鲜胚胎移植为对照组A(57例)。接受LIT后冷冻胚胎移植为研究组B(32例),未行LIT接受冷冻胚胎移植为对照组B(39例)。比较各组的临床妊娠情况,并观察LIT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结果:(1)研究组A的临床妊娠率(47.06%)高于对照组A(22.81%),研究组B的临床妊娠率(46.88%)高于对照组B(2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的临床妊娠率与研究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LIT后外周血CD3~+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下降,CD3~+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上升、CD4~+/CD8~+比值下降,NK细胞(CD3-CD16~+CD56~+)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RIF患者成功妊娠有促进作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能促使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向增强母胎免疫耐受的方向改变。
  摘要[5434]  PDF
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阴式广泛宫颈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16例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的观察分析
  张治宁;  2017,33(12):914-917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患者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阴式广泛宫颈切除术(VRT)后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VRT的早期宫颈癌患者16例(VRT组),同期30例早期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LRH)患者作为对照(LRH组),对比观察两种手术的的临床效果;随访16例患者的累积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在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淋巴血管间隙受侵、鳞癌抗原表达、手术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T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优于LRH组(P<0.05)。16例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VRT术后1年妊娠12例,累积妊娠次数15次;1年足月产4例次(33.3%),流产11例次(73.3%)。结论:对年轻宫颈癌患者,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VRT手术可达到与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同样临床效果,同时可保留生育功能,但需提高妊娠率及生殖预后。
  摘要[2749]  PDF
妊娠期女性血小板数量与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李杨;王秋实;  2017,33(12):918-922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不同水平血小板(PLT)计数与血栓弹力图(TEG)参数及其他凝血参数的相关性,以期发现妊娠期女性PLT计数与功能的内在关系,为临床建立妊娠期PLT功能评估和处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的妊娠期女性200例,检测PLT计数、TEG各参数及凝血功能水平,应用Spearman检验分析PLT计数与各TEG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其他凝血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PLT计数呈正相关的TEG参数有血凝块最大振幅(MA)(r=0.756,P<0.01)、血凝块形成速度(Angle)(r=0.626,P<0.01)、凝血综合指数(CI)(r=0.635,P<0.01);呈负相关的参数为血凝块形成时间(K)(r=-0.695,P<0.01);记录反应时间(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与PLT计数无相关性。PLT轻度缺乏组(PLT计数70×10~9/L~135×10~9/L)及PLT低值组(PLT计数135×10~9/L~200×10~9/L)PLT计数与MA及CI呈正相关,PLT低值组及PLT高值组(PLT计数>200×10~9/L)PLT计数与Angle呈正相关,PLT轻度缺乏组、PLT低值组及PLT高值组PLT计数与K呈负相关,PLT重度缺乏组(PLT计数30×10~9/L~70×10~9/L)PLT计数与纤维蛋白原(Fg)呈负相关,其余各组PLT计数与TEG各参数、常规凝血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PLT计数与MA、Angle及CI呈显著正相关;妊娠期女性PLT处于极低值的患者中,PLT计数不能充分反映其聚集功能,MA更能敏感地反应PLT功能。
  摘要[2754]  PDF
陈旧性会阴Ⅳ度裂伤40例诊治探讨
  李春颖;朱兰;刘珠凤;孙大为;冷金花;陈娟;孙智晶;  2017,33(12):922-925
目的:探讨陈旧性会阴Ⅳ度裂伤患者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陈旧性会阴Ⅳ度裂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术后疗效。结果:(1)40例患者临床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19例性生活受影响,2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气失禁。(2)所有入院后均行会阴裂伤修补术,其中行肛门外括约肌的重叠缝合术12例,行肛门外括约肌的端-端缝合术28例。患者的总体治愈率67.5%(27/40),总体缓解率77.5%(31/40);随诊术后5年内的治愈率88.9%(16/18),5年后的治愈率50.0%(11/22);行重叠缝合术患者的治愈率50.0%(6/12)与行端-端缝合术患者的治愈率75.0%(21/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发热2例,肛管阴道瘘5例,会阴疼痛5例。(4)11例患者术前、术后填写了简短生命质量量表(SF-12)。躯体成分(PCS)评分手术前(34.58±5.29分)低于手术后(46.05±3.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成分(MCS)手术前评分(32.70±5.15分)低于手术后(45.38±3.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Ⅳ度裂伤修补术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手术的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欠满意。肛门外括约肌的重叠缝合术和端-端缝合术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摘要[2952]  PDF
过夜培养对早卵裂期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孙庆云;曹金凤;王跃;周亮;朱序理;杜元杰;赵志明;郝桂敏;  2017,33(12):926-929
目的:探讨过夜培养对早卵裂期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FET的3443例患者(4294周期)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8岁、移植胚胎数为2胚、子宫内膜在8~15 mm,按解冻后培养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过夜培养组(解冻后培养26~27小时后移植,共693周期)和短时培养组(解冻后培养4~6小时解冻日移植,共3601周期),比较以上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1)过夜培养组和短时培养组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23%(355/693)和55.60%(2002/3601),异位妊娠率分别为1.13%(4/355)和3.05%(61/2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种植率、多胎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全胚冷冻行首次FET患者中,两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夜培养组的多胎率57.35%(39/68)高于短时培养组44.30%(400/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FET≥3次患者中,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卵裂期胚胎解冻后过夜培养移植的妊娠结局并不优于解冻日移植,且过夜培养并不能改善多次FET失败患者的妊娠情况,同时全胚冷冻行首次FET的患者过夜培养仅使多胎妊娠有所增加,可以行单胚胎移植,以避免多胎妊娠发生
  摘要[5379]  PDF
中央性前置胎盘新分型方法及分型处理的可行性探讨
  蒋庆源;杜晓红;张琴;韩旭;罗小兰;熊庆;  2017,33(12):930-934
目的:根据中央性前置胎盘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进行新分型,探讨分型处理后的妊娠结局及其不同分型所采用的剖宫产手术切口方式。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247例,根据中央性前置胎盘MRI检查结果将其分为Ⅰ型(137例)、Ⅱa型(56例)、Ⅱb型(31例)、Ⅲ型(23例),分析不同型别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剖宫产手术不同切口方式及其手术情况。结果:(1)4型患者年龄、孕次、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型患者的瘢痕子宫患者比例最高,与其他3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患者的产次最多,与Ⅰ型、Ⅱa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型患者术前出血率、术前出血量、术前血红蛋白、急诊手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患者全部采用经腹子宫下段横切口避开胎盘,Ⅱa型患者全部采用经腹子宫下段横切口胎盘打洞,Ⅱb型患者全部采用经腹子宫体部横切口,Ⅲ型患者子宫下段横切口9例,子宫下段横切口胎盘打洞4例,子宫体部横切口10例。(3)Ⅲ型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最多,手术时间最长,术后血红蛋白最低,胎盘植入率最高,输血量和输血率以及子宫切除率最高,术后住院天数最长、住院费用最高,与其他3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b型、Ⅱa型、Ⅰ型患者除在手术时间及输血率方面有差异,其他方面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性前置胎盘新分型可以进一步筛选出高危病例,对不同的分型可采用不同的剖宫产方式,以期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摘要[5236]  PDF
影响输卵管积水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颜丽;孙文洁;林奕;雷莉;郝丽娟;  2017,33(12):935-938
目的:研究输卵管积水患者腹腔镜术后影响其自然妊娠率的高危因素,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输卵管积水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43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影响其自然妊娠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43例患者临床妊娠率为34.06%(219/643),正常宫内妊娠率为21.15%(136/643),流产率为3.89%(25/643),异位妊娠率为9.02%(58/64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卵管积水患者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率与年龄、不孕年限、是否有盆腹腔手术史及盆腔输卵管病变程度有关(P<0.1),与不孕类型、体质量指数、是否有异位妊娠史、单侧或双侧积水、主刀医师不同无关(P>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孕年限>5年(OR=1.539,P=0.008)和盆腔输卵管中、重度病变(OR=1.569,P=0.001)是输卵管积水患者腹腔镜术后影响其妊娠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指导输卵管积水患者腹腔镜术后适时妊娠方面,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不孕年限和输卵管病变程度,实现个体化治疗,有望提高妊娠率。
  摘要[3124]  PDF

循证医学

首次剖宫产单层缝合法与双层缝合法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苏秀梅;陈新;罗新;叶家卓;周娟;  2017,33(12):939-944
目的:评估首次剖宫产单层缝合法与双层缝合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ENTRAL、Pub Med、SCIE、Embase、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5~2016年,收集首次剖宫产单层缝合法与双层缝合法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5篇,共有10929例剖宫产手术,其中6778例剖宫产采用的是单层缝合法,4151例采用的是双层缝合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首次剖宫产单层缝合法相比较,双层缝合法手术时间较长(Z=2.46,MD-4.01,95%CI-7.22~-0.81,P=0.01),术中出血量多(Z=85.49,MD 69.97,95%CI 68.36~71.57,P<0.00001),术后月经不调发生率低(Z=3.52,OR 2.41,95%CI 1.48~3.93,P=0.0004),瘢痕憩室发生率低(Z=2.20,OR 1.5,95%CI 1.05~2.15,P=0.03),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低(Z=3.03,OR 2.62,95%CI 1.40~4.88,P=0.002),产后出血发生率(Z=1.27,OR 1.54,95%CI 0.79~2.98,P=0.20)及再次妊娠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Z=1.63,OR 2.02,95%CI0.87~4.72,P=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剖宫产不同缝合方式而言,双层缝合法增加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但可降低术后月经不调、切口愈合不良及瘢痕憩室发生率,由于本Meta分析纳入文献基本为回顾性研究,且文献质量不高,可能对结论的真实性有一定影响,建议临床妇产科医师谨慎选择。
  摘要[2685]  PDF

论著与临床

子宫异位妊娠应用刨削系统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宋雪凌;杨艳;张佳佳;王丽颖;马彩虹;  2017,33(12):945-947
目的:评估子宫异位妊娠应用刨削系统(IBS)宫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发生子宫异位妊娠的8例患者,通过IBS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结局。结果:8例患者发现异位妊娠的中位时间是胚胎移植后25.75天。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完全清除病灶,手术时间21~48分钟,平均30.86分钟;手术出血量5~20 ml,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液体超负荷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均未见妊娠组织残留,术后2个月内血β-HCG下降至正常范围。结论:IBS治疗部分、早期子宫异位妊娠临床效果好,且微创、安全。
  摘要[2791]  PDF
TVT-A与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术后发生腹股沟疼痛情况分析
  王毅;邹慈;张志强;谢栋栋;毕良宽;张涛;丁德茂;闵捷;陈磊;王进有;于德新;  2017,33(12):948-951
目的:比较使用改良式经闭孔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abbrevotm,TVT-A)与传统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obturator,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术后发生腹股沟疼痛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87例采用TVT-A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及33例采用TVT-O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及术后腹股沟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TVT-A和TVT-O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股沟疼痛发生率TVT-A组明显小于TVT-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TVT-A组小于TVT-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VT-A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安全有效,TVT-A较TVT-O术后腹股沟疼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摘要[2855]  PDF
女性盆腔腹膜后良性肿瘤17例临床分析
  余美佳;胡群英;陈功立;吴治敏;徐惠成;梁志清;陈勇;  2017,33(12):951-953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腹膜后良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7例女性盆腔腹膜后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例患者仅行肛指检查(无性生活),13例患者行三合诊,14例患者除超声检查外另行盆腹腔MRI或CT检查(6例患者行盆腹腔MRI检查,8例患者行盆腔CT检查),肿瘤直径5.2~12.0 cm,肿瘤与周围脏器界限清楚;3例患者行双合诊,未行直肠检查,影像学检查仅行超声检查,肿瘤直径5.4~7.6 cm,肿瘤与周围脏器界限清楚,未进一步行盆腹腔CT或MRI检查。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3.9分钟(63~164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185 ml(80~5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8天(3~16天)。有1例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1例术后发生盆腔感染。术后有15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2~68月,发现1例复发病例。结论:对高度怀疑盆腔腹膜后肿瘤的女性患者应重视直肠检查及CT、MRI盆腔影像学检查。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女性盆腔腹膜后良性肿瘤临床可行,是盆腔腹膜后良性肿瘤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摘要[5445]  PDF

短篇报道

产前诊断双胎之一克氏综合征1例
  张欢;余海燕;  2017,33(12):954-955
<正>1病例报告患者,27岁,因停经27+1周,要求行性染色体异常胎儿选择性终止妊娠术,于2016年11月16日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痛经,G1P0,末次月经2016年4月26日。2016年5月10日外院移植两枚鲜胚,移植后28天外院行B超检查提示宫内双孕囊。有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持续至孕3+月消失,早孕期间无阴道流血、流液,无毒物、药物、射线接触史,孕12
  摘要[2697]  PDF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1例
  吴庚香;李雪瑶;杨菁;陈建华;  2017,33(12):955-956
<正>1病例报告患者,30岁,因G6P1孕32+1周,突发背部撕裂样疼痛10小时,于2016年11月26日入我院心血管外科ICU。患者于入院前10小时进餐时突发背部撕裂样疼痛,难以缓解,伴恶心、呕吐,无胸痛、胸闷、咳嗽、咯血、腹痛及阴道流血等,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腹部B超检查考虑主动脉夹层,遂急诊转至我院。孕期定期产检,未发现明显异常。既往顺产1次,人流3次,
  摘要[2658]  PDF

教训分析

孕妇感染李斯特氏菌致早产儿死亡1例
  张宣;  2017,33(12):957
<正>1病例报告患者,31岁,因孕35周臀位,不规律腹痛4小时,于2016年2月20日13:40入院。患者3年前诊断为卵巢早衰,平素月经经期3~4天,周期1~6月,末次月经2015年6月12日。2015年7月5日因卵巢早衰于我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孕早期无阴道流血史、病毒感染史及放射线接触史,孕中晚期产前筛查低风险,糖耐量无异常,B超检查未提示异常。孕期定期
  摘要[2566]  PDF

技术交流

三腔导尿管应用于产后直肠阴道瘘修补术后1例
  田淑娜;陈雄;陈琪珍;  2017,33(12):958-959
<正>1病例报告患者,21岁,因产后8天,外阴疼痛2天,于2017年1月13日在我院就诊。患者于2017年1月5日孕41+1周时行缩宫素引产,产程进展顺利,当日在会阴侧切下助娩一体质量2960 g男婴,产时缝合会阴切口后肛诊未发现异常。产后3天体温无异常,会阴切口干洁予以出院。2017年1月11日患者出现大便后外阴疼痛,发现会阴切口有裂口。平素月经规则,15岁初
  摘要[2460]  PDF

疑难病案

33卷12期疑难病案
  吕斌;邢爱耘;  2017,33(12):959
<正>患者,38岁,因剖宫产术后发现腹部血肿3天,于2017年5月13日转入我院ICU。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孕期定期产检,3天前当地医院因足月妊娠、瘢痕子宫,行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检查无异常,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400 ml,术后6小时开始出现腹部切口大量鲜红色渗血,复查血红蛋白(Hb)进行性下降至90 g/L(术前118 g/L),彩超腹腔积液深度7.5
  摘要[2471]  PDF
33卷8期疑难病案答案
  龚琳;于秀章;何浈;王卡娜;徐克惠  2017,33(12):960
<正>1诊断及处理经过入院后请血液科会诊协助诊断及处理,根据患者的既往月经过多伴轻度贫血,用铁剂治疗有效,凝血因子ⅢⅤ轻度下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稍有延长,血浆因子Ⅷ凝血活性(FⅧ:C)为0.324(参考值0.50~1.50)。疑为血管性血友病,进一步需检查血液vWF因子抗原(vWF:Ag)以明确诊断。入院后第二天阴道流血明显增多伴腹痛,考虑难免流产或不全
  摘要[2598]  PDF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