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9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本期封面 出版日期:2018-09-15
  

专题讨论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治
  陈娜;朱兰  2018,34(9):641-643
<正>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发育异常,其特点是双子宫(偶有完全纵隔子宫)、双子宫颈及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即阴道斜隔),常伴斜隔侧泌尿系统畸形,以肾缺如多见[1]。斜隔起源于两侧子宫颈之间,斜行附着于一侧阴道壁,遮蔽该侧子宫颈,隔后方与斜隔侧子宫颈之间形成"隔后腔"。1971年Herlyn等[2]报道了1例双阴道一侧阴道闭锁合并肾缺如的患者,并称之为Herlyn-Werner综合征。1976年,Wunderlich[3]报道了1例双角子宫、右侧阴道闭锁合并子宫腔积血及右肾缺如的患者。自此,国际上
  摘要[2853]  PDF
子宫发育异常的微创手术矫治
  马晓黎;段华  2018,34(9):643-645
<正>子宫发育异常是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最常见的类型,严重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与生理健康。根据子宫发育异常的胚胎发生与发育过程,发育异常又有多种类型之分,各种类型之间依据子宫形态学的缺陷/畸形又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子宫的发育异常诊断与治疗中许多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使子宫发育异常手术矫治疗效得到显著提高。
  摘要[2654]  PDF
与女性生殖道发育异常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策略
  李清;华克勤  2018,34(9):646-647
<正>与女性生殖道发育异常相关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多见于青春期,是指发生于青春期(10~20岁)的EMT,但因青春期患者、家长以及医务工作者重视度不足,容易延误诊治。Janssen等[1]对1980~2011年发表的15篇文章进行Meta分析,880例青春期女性罹患慢性盆腔痛且腹腔镜检查,发现62%(25%~100%)的患者确诊EMT;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中,75%(237/314)为EMT患者;而慢性盆腔痛保守治疗有效的患者中,49%(204/420)为EMT患
  摘要[2926]  PDF
MRKH综合征的治疗及其效果
  罗光楠;潘宏信  2018,34(9):648-650
<正>MRKH(mayer-rokitansky-küster-hanser)综合征是以始基子宫、无阴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发病率较低,目前国内外发病率为1/4500~1/5000。在该病的临床诊疗中,由于发病率低,有经验的诊疗团队少,容易发生误诊误治,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进一步规范该病的诊治非常必要。本团队在过去近20年里,收治超过1300例的MRKH综合征病例,本文在总结本团队的诊疗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诊疗共识,重点介绍MRKH综合征的治疗及其结果。
  摘要[2926]  PDF
生殖道发育异常对女性生育的影响及其结局
  刘义彬;高文英;杨甫;闫璐;黄向华  2018,34(9):650-652
<正>女性生殖道发育异常从简单到复杂多种多样。在女性胚胎发育时期,如受到某些内源性(如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或外源性因素(如使用性激素类药物)的影响,副中肾管或中肾旁管在形成、融合、再吸收过程中出现障碍,就可导致各种生殖道发育异常。生殖道发育异常对女性生育功能及妊娠结局都有重要影响,可能导致不孕、流产、胎位异常、胎儿发育异常、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产程异常、产后出血、胎盘滞留等一系列不良妊娠事件。其中子宫发育
  摘要[2688]  PDF
先天性无子宫应用子宫移植的治疗和价值
  魏莉;陈必良  2018,34(9):652-654
<正>先天性无子宫是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子宫在形成、分化过程中,由于某些内源性因素或外源性因素的影响,副中肾管未发育,或发育进入中期后停止或发育不同步所致。国外报道其发生率约为1/5000~1/4000[1]。先天性无子宫患病人群年轻,患者青春期前多无症状,在青春期后出现原发性闭经、性交困难、子宫性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性生活、生育功能,因此患者对其治疗要求高。随着外科移植手术的不断进步、免疫抑制研究的进展、
  摘要[2729]  PDF

临床病案讨论

不自主溢尿4年
  钟霜霜;杨春波;谢臻蔚;金杭美  2018,34(9):655-657
<正>1病历摘要患者,46岁,因不自主溢尿4年于2016年6月入院。4年前,患者在咳嗽、用力时出现不自主溢尿,量少,自觉排尿后起立时有少量尿液滴出,伴反复尿频、尿急,无尿痛、无尿血、无排尿困难。当地医院多次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少许,考虑尿路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嘱多饮水,但效果不佳。无阴道流血,外阴部位无肿物脱出。4年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患者要求治疗。患者8年前因"子宫平滑肌瘤,月经
  摘要[3377]  PDF

综述与讲座

胎盘菌群的由来及对母胎的影响
  杨平;罗文斌;肖小敏  2018,34(9):657-660
早期医学界一致认为胎儿生存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胎盘"无菌"。随着相关研究热度的日益提升,相继证实了正常胎盘中存在微生物的现象,并且究其来源可能为孕妇口腔、产道及肠道等。同时,胎盘存在的特定微生物对妊娠早期母胎免疫耐受平衡、子代日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如哮喘、湿疹)及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均具关键的作用。
  摘要[2839]  PDF
危重孕产妇早期预警研究进展
  苏明连;鲍晨怡;刘兴会;陈锰  2018,34(9):661-665
尽管孕产妇的病情变化急骤,但病情骤变之前常常有一些征象出现。在孕产妇病情急速进展之前识别这些预警征象,或将极大改善孕产妇不良结局。借鉴了早期预警系统(EWS),英国率先提出改良产科EWS,此后又有许多机构及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产科早期预警系统。由于对预警参数的选择以及预警的阈值设定不同,导致产科EWS种类繁多。目前比较认可的是,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变与产科危重情况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选用这些参数作为产科EWS的预警指标是比较适当的选择。已有的研究表明,产科EWS总体上是相对安全准确的床旁评估工具,能够改善不良结局。但现有的预警系统尚无一个能够适用于所有的产科危重症。此外,这些系统大多未明确触发预警系统后的具体处置流程。对于危重孕产妇的EWS构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摘要[2947]  PDF

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女性生殖整复定义与内涵专家共识解读
  王建六  2018,34(9):666-668
<正>2016年12月中国医疗美容杂志发表了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专家起草的女性生殖整复定义与内涵的专家共识。生殖整复是一个新的概念,也是一个新的领域,国际上医学发达国家提出并开展工作也就3~5年时间。2014年9月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经过了近3年的探索性工作,对女性生殖整复的概念和工作内容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并达成了专家共识。该共识的发表,有助于理清
  摘要[2842]  PDF

论著与临床

NDRG2对卵巢癌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3
  刘巍;冯书君;潘文婧;贾朝阳;谭文华  2018,34(9):669-673
目的:研究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对卵巢癌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应用qRT-PCR实验检测NDRG2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再应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NDRG2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最后检测NDRG2对SKOV3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在卵巢癌组织中NDRG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NDRG2的表达水平可以影响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NDRG2减少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论:NDRG2在卵巢癌中作为一个抑癌基因可以影响癌症的侵袭和转移。
  摘要[2839]  PDF
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LSIL/CINⅠ转归中的预测价值
  王家建;周胤健;胡庆伟;王朋飞;张晓兴;杜英  2018,34(9):673-677
目的:探讨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LSIL/CINⅠ)转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初次就诊的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LSIL且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并经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LSIL/CINⅠ患者298例,对所有病例每6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24个月。根据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表达结果的不同分组: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194例,阴性表达组10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的转归,并评估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预测LSIL/CINⅠ转归中的临床意义。结果:(1)对所有LSIL/CINⅠ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病变消退率分别为21.8%(65/298)、49.3%(147/298)、56.4%(168/298)和61.7%(184/298),其中79.9%(147/184)的消退病例发生在12个月内;病变进展率分别为4.4%(13/298)、9.7%(29/298)、13.1%(39/298)和14.1%(42/298),无子宫颈浸润癌发生,其中69.0%(29/42)的进展病例发生在12个月内。(2)随访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时,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病变消退率(分别为26.3%、59.8%、68.0%和73.7%)明显高于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组(分别为13.5%、29.8%、34.6%和39.4%)(P<0.05)。(3)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时,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组进展率(分别为9.6%和16.3%)明显高于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分别为1.5%和6.2%)(P<0.05);而随访第18个月、24个月时,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组进展率略高于HPV L1蛋白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子宫颈脱落细胞HPV L1蛋白检测在预测LSIL/CINⅠ转归具有一定的价值,可用于分流初次就诊的TCT≤LSIL且HR-HPV阳性的LSIL/CINⅠ患者。对HPV L1蛋白阴性表达的LSIL/CINⅠ患者需进行重点随访,警惕病变进展。
  摘要[2701]  PDF
子宫颈锥切术后妊娠早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尹婕;宋英娜  2018,34(9):678-682
目的:通过单中心数据分析子宫颈锥切术对早产的影响以及其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07~2017年分娩的无明显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且既往有子宫颈锥切术史患者(锥切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同期分娩正常人群为对照组,回顾性队列分析两组早产率差异。129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能够获得完整的锥切病理资料,并进一步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该67例锥切患者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研究纳入129例孕前接受过子宫颈锥切术的孕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在年龄、吸烟、不良孕产史、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锥切组早产率显著升高(13.2%vs 5.2%)(P=0.000)。67例锥切患者中锥切深度>15 mm患者早产率为20.0%(8/40),而锥切深度≤15 mm早产率为3.7%(1/27)(P=0.055);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INⅢ)患者早产率25.7%(9/35),而CINⅠ和CINⅡ患者早产率为0%(0/32)(P=0.008)。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INⅢ是锥切手术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P=0.006)。结论:子宫颈锥切手术后妊娠早产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CINⅢ是锥切手术引起早产的危险因素。
  摘要[2824]  PDF
高龄低可利用胚胎患者的胚胎移植策略研究
  文琴;姜宏;周云;朱杰;杜馨  2018,34(9):682-685
目的:探讨不同胚胎移植策略对高龄低可利用胚胎患者体外受精/卵母细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解放军第105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治疗、年龄≥40岁且可利用胚胎≤3枚的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209个周期;其中受精后第2天(D2)行胚胎移植87个周期(D2移植组),受精后第3天(D3)行胚胎移植122个周期(D3移植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同时对本次D2移植与自身既往D3移植患者的临床结局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D2移植组的获卵数及胚胎耗损率均显著低于D3移植组(P<0.05),优胚率则显著高于D3移植组(P<0.05);两组间促性腺激素(Gn)用量和天数、移植日内膜厚度、成熟卵子(MⅡ)率、受精率、移植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对照结果显示,本次D2移植组的获卵数、胚胎耗损率及周期取消率均显著低于既往D3移植组(P<0.05),而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既往D3移植组(P<0.05)。结论:对既往D3移植失败且低可利用胚胎的高龄不孕患者,选择行D2移植不失为一个可供选择、有价值的胚胎移植策略。
  摘要[2842]  PDF
银制封闭式冷冻载体改善人卵巢组织异种移植效果的研究
  杨丽;张曜曜;李灵玲;肖准  2018,34(9):686-689
目的:探讨银制封闭式玻璃化冷冻载体促进人卵巢组织冷冻后移植严重免疫缺陷(SCID)鼠新生血管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卵巢组织共8例,每例患者标本随机等量分配到银制封闭式冷冻管及传统封闭式冷冻管玻璃化冷冻保存。选取40只SCID鼠,分为银制封闭式玻璃化冷冻管组及传统封闭式玻璃化冷冻管组(每组20只),分别移植两种封闭式玻璃化冷冻法复苏后的卵巢皮质到SCID鼠皮下,测定CD31反映卵巢皮质新生血管,比较两组人卵巢组织冷冻复苏后移植SCID鼠皮下保存效果。结果:移植后3天和7天,两组中卵巢皮质新生血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14天和21天,银制封闭式玻璃化冷冻管组中卵巢皮质新生血管数高于传统封闭式玻璃化冷冻管组(P<0.05)。结论:银制封闭式玻璃化冷冻管与传统封闭式玻璃化冷冻管相比能更好地保存卵巢皮质功能,在深低温保存人卵巢组织中具有应用价值。
  摘要[2710]  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子宫切除相关因素分析
  鲁景元;顾建平;郑明俭;徐文健  2018,34(9):690-694
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患者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97例PPP患者数据,其中子宫切除组39例,子宫保留组58例。选择两组患者的年龄、剖宫产次数、术前介入干预(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合并高血压或妊娠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胎盘因素以及保胎治疗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上指标经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剖宫产次数、术前介入干预、胎盘因素以及保胎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OR=2.895,P=0.044,95%CI 1.029~7.945)、胎盘因素(胎盘穿透性植入相对于无胎盘粘连及植入OR=9.180,P=0.007,95%CI 1.852~45.501)及术前是否介入干预(OR=0.283,P=0.027,95%CI0.092~0.867)为PPP患者子宫切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剖宫产次数多,胎盘植入程度重的PPP患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子宫切除临床预案;对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积极推行剖宫产术前介入干预以降低高危PPP患者子宫切除风险。
  摘要[2843]  PDF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AdipoR1、AdipoR2及IRS-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毛毛;冯媚;蔡志福;张洁清;李力  2018,34(9):694-69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脂联素受体(AdipoR1、AdipoR2)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方法检测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间首次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腺癌、26例不典型增生以及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AdipoR1、AdipoR2、IRS-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AdipoR1、AdipoR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中AdipoR1、AdipoR2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RS-1在3组的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dipoR1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脉管受累有关(P均<0.05);而AdipoR2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有关(P<0.05);IRS-1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FIGO分期、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3)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AdipoR1与IRS-1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1,P<0.05);AdipoR2与IRS-1的表达亦呈负相关(r=-0.368,P<0.05)。结论:AdipoR尤其是AdipoR1及IRS-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
  摘要[2599]  PDF
基于单体型的杜氏肌营养不良无创产前检测研究
  曾艳欣;陈敏;陈超;赖峥菲;袁媛;王垚燊;李世泉;阿叁;陈敦金  2018,34(9):698-701
目的:探讨利用先证者辅助单体型分析方法(PAHP)对杜氏肌营养不良(DMD)进行无创产前检测(NIPT)的可行性。方法:招募生育过DMD先证者并再次妊娠的家系17例。对孕妇、孕妇丈夫与先证者外周血基因组DNA(g DNA)样本进行目标序列捕获测序,获得孕妇与致病位点连锁的单体型信息。然后在夫妻双方单体型的辅助下,通过对血浆数据中各个信息可供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及统计,推断在DMD基因区域胎儿获得的母源单体型是否与先证者一致。携带与先证者相同单体型的男胎为患胎,女胎为携带者,其余为正常胎。将NIPT结果与DMD基因诊断金标准进行比较,验证其准确性。结果:NIPT结果提示17个家系中9例为男性胎儿,8例为女性胎儿;患胎3例,携带者4例,正常胎10例。该结果与胎儿的DMD基因诊断结果一致,无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结论:基于先证者辅助单体型分析方法的NIPT取材方便,能避免宫内介入性操作,同时结果准确,应用于DMD的产前检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摘要[2680]  PDF
阴式及腹腔镜途径修补剖宫产瘢痕憩室预后的队列研究
  张多多;朱兰  2018,34(9):702-706
目的:探讨经阴道途径与腹腔镜途径修补剖宫产瘢痕憩室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接受阴式或腹腔镜剖宫产瘢痕憩室修补的67例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阴式组31例,腹腔镜组36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并随访术后再妊娠结局。结果:阴式组与腹腔镜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48.06±16.40分钟vs 80.28±29.32分钟,P<0.01),两组术后最高体温、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瘢痕剩余肌层厚度(TRM)及术后经期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手术费平均568.1元,腹腔镜组手术费平均2639.6元。两组患者的TRM在术后都有明显的增厚(阴式组增厚:2.70±2.13 mm,腹腔镜组增厚:2.87±2.09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96.3%的患者和腹腔镜组83.9%的患者经期都缩短至10天以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累积妊娠率(34.8%vs 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修补术与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再妊娠结局相似,但阴式修补术更经济。
  摘要[2662]  PDF
孕期体质量增长及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研究
  范岩峰;谢婧娴;蔡李倩;郭奇伟;许榕仙  2018,34(9):706-711
目的:探讨孕期体质量增长及血脂各项指标的变化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影响。方法:以273例GDM患者为病例组,并以年龄段为匹配因素进行1∶1的频数配对,以273例糖耐量试验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身高、每次产检的孕周及体质量,检测孕早期(孕13周前)空腹血糖、糖耐量结果及孕早期(孕13周前)、孕中期(孕19~20周)、孕晚期(孕36~37周)的血脂水平等资料,分析GDM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24.0 kg/m2(OR=2.015,P=0.040)、孕早期空腹血糖≥5.10 mmol/L(OR=2.183,P=0.014)、孕中期低密度脂蛋白≥2.80 mmol/L(OR=3.484,P=0.001)及平均每周体质量增长≥0.80 kg(OR=2.789,P=0.004)均是G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孕中期高密度脂蛋白≥1.90 mmol/L(OR=2.015,P=0.04)则是GDM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临床上,产科医生应及早关注孕前BMI≥24.0 kg/m2、孕早期空腹血糖≥5.10 mmol/L、孕中期平均每周体质量增长≥0.80 kg及低密度脂蛋白≥2.80 mmol/L的孕妇。以上指标作为GDM独立危险因素的评估,可能对GDM的发生风险能进行更好的预测。
  摘要[2724]  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吴珈悦;马京杭;张维宏;狄文  2018,34(9):712-7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仁济医院收治的297例妊娠合并SLE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择594例无妊娠合并症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在校正母亲年龄、地区、是否为初产妇、自发性流产史和合并症史混杂因素后,研究组的妊娠期高血压风险(OR=2.60,95%CI 1.60~4.22),子痫前期风险(OR=3.23,95%CI 1.88~5.55)、未足月胎膜早破风险(OR=2.50,95%CI 1.37~4.55)、胎儿丢失风险(OR=6.79,95%CI 2.89~15.92)、小于胎龄儿风险(OR=1.84,95%CI 1.04~3.28)、早产风险(OR=3.18,95%CI 2.12~4.77)、剖宫产儿风险(OR=4.19,95%CI 2.82~6.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SLE显著增加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妊娠合并SLE孕妇应完善孕前评估、加强产前监测以改善妊娠结局。
  摘要[3017]  PDF

短篇报道

子宫内膜淋巴上皮样癌1例
  李俊妍;陈学军;郑伟  2018,34(9):715-716
<正>1病例报告患者,82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半月余,加重5天"于2015年5月14日入我院。患者绝经30+年,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5天前阴道流血较前增多,量比月经量少,色鲜红,伴下腹部不适。妇科检查:阴道内见血性液体,子宫颈萎缩,呈老年性改变,无举痛,子宫常大,双附件未扪及包块。辅助检查: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阴性。肿瘤标志物检查示癌抗原125(CA125):75.7 U/ml(正常<35 U/ml);
  摘要[2705]  PDF

教训分析

妊娠期转移性盆腹腔恶性黑色素瘤快速进展1例
  黄钰芙;薛敏;肖芳;万亚军;邓嘉;徐大宝;孙信  2018,34(9):717-719
<正>1病例报告患者,28岁,G1P1,因妊娠期发现盆腔肿块5月,腰痛2月并腹胀10天,剖宫产后8天,于2017年9月2日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治疗。患者于妊娠2+月在当地医院行首次产前检查时B超发现盆腔右侧多个非均质低回声包块,较大者55 mm×37 mm,无明显血流信号,考虑为阔韧带肌瘤,未予处理。孕28周右腰部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难以忍受,考虑可
  摘要[2658]  PDF

短篇报道

妊娠合并鲁登巴赫综合征1例
  白莉平;史梦丹;周容  2018,34(9):719-720
<正>1病例报告患者,31岁,因孕34+5周,发现鲁登巴赫综合征2+周,为监护母胎情况于2017年4月7日入院。患者停经30+天,查血β-h CG阳性,诊断为早孕。G3P1,末次月经2016年8月21日,预产期2017年5月20日。孕早期因阴道少量流血口服地屈孕酮10 mg每天3次,保胎治疗1周,孕期无阴道流液,无毒物、药物、射线接触史。我院定期产检,孕早、中期唐氏筛查提
  摘要[2792]  PDF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