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本期封面 出版日期:2021-03-15
  

专题讨论

我国孕产妇死因构成的变迁
  蒲杰;  2021,37(3):161-165
<正>中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io,MMR)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促进有效降低MMR的措施中,孕产妇死亡评审是明确死因(包括直接产科死因和间接产科死因)并分析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干预措施的重要方法。面对我国逐年降低的MMR,是很受鼓舞的;但在面对孕产妇死因构成时,我们还有很多问题,也面临很多挑战。1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1.1我国MMR明显降低,超过世界平均降幅
  摘要[2370]  PDF
产后出血病因构成的变迁及应对措施
  马宏伟;刘兴会;  2021,37(3):165-168
<正>截止2018年的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已经从2000年的53/10万降至2018年的18.3/10万,其中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更是下降了接近80%,但产后出血依然还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2018年全国孕产妇主要死因构成比中,产科出血占23.2%[1],据此估算2018年我国因产后出血死亡的孕产妇就有约600人。产后出血发生率下降的同时,其内部的病因构成也在变迁,各主要出血原因占比有所改变。
  摘要[1949]  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新观点——谈诊治概念与理念之碰撞
  杨孜;  2021,37(3):168-171
<正>如果让我来谈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治新观点,那么,我会先谈谈临床现状存在的痛点以及正在提示的问题,然后谈各国在诊治方面存在的或新或一贯的不同视觉和行动启始点,最后是最想谈的临床实践中诊治方面需要精准把控的诊治新观点,纵贯其中,或许就是谈诊断标准概念与临床实践中治疗理念的交汇或碰撞,就是谈如何冲破某些诊断标准概念性的束缚以及谈指导真实临床实践理念的更新。1 临床现状存在的痛点和问题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和研究,
  摘要[1857]  PDF
不得不防的妊娠相关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处理
  祝彩霞;王子莲;  2021,37(3):172-175
<正>妊娠相关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其中DVT占75%~80%,而PE占20%~25%。妊娠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和产褥期VTE的发生风险是同龄非孕期女性的4~5倍[1]。妊娠相关VTE的发病率约为0.12%,其发生风险随孕周增加而增高,
  摘要[1875]  PDF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早期识别与分层管理
  缪慧娴;林建华;  2021,37(3):175-178
<正>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内科治疗的进步,心脏病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活到生育年龄的女性越来越多,因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还有上升趋势[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4%,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我国,已经成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包括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恶性心律失常等[2],如果在孕前或孕早期评估心脏病患者妊娠风险、孕期动态评估疾病发展情况并规范化管理,有28%~50%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3]。
  摘要[1791]  PDF
妊娠合并恶性肿瘤对孕产妇死亡的影响
  冯玲;何梦舟;王少帅;  2021,37(3):178-180
<正>妊娠合并恶性肿瘤是指在妊娠期间或产后1年内确诊的恶性肿瘤。妊娠期间的恶性肿瘤并不常见,其发病率约为1/1500~1/1000,但自2016年来,由于妊娠年龄的推迟以及"二孩"政策的开放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孕产妇平均年龄增大,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日趋上升。2010~2019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非直接产科因素中恶性肿瘤占7.14%。妊娠合并恶性肿瘤进入孕产妇死亡原因前五位,给母儿安全带来巨大影响。这些孕妇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有乳腺癌、
  摘要[1972]  PDF

临床病案讨论

孕30+1周,头晕、发热半天
  高宝荣;卫蔷;张力;  2021,37(3):181-182
<正>1 病历摘要患者,27岁,因停经34+6周,核实孕周30+1周,头晕、发热半天,于2020年11月9日由外院转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患者孕期外院建卡,孕中期唐氏筛查示临界风险,遂行无创DNA检测,提示低风险;胎儿系统彩超及心脏彩超检查未见明显结构异常。自诉前次妊娠(4年前)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具体不详),产后曾短暂服用二甲双胍及阿卡波糖,后自行停药。此次妊娠孕前监测血糖高、血压正常(具体不详)。
  摘要[1817]  PDF

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加拿大妇产科学会前置胎盘诊断与管理指南(2020版)解读
  陈瑞欣;曾帅;刘兴会;  2021,37(3):183-185
<正>前置胎盘(placenta previa)是指胎盘下缘毗邻或覆盖子宫颈内口,容易发生产前和产时出血。2020年加拿大妇产科学会(SOGC)发布了《前置胎盘诊断与管理指南》,这是对2007年《前置胎盘诊断与管理指南》进行的更新,该指南涵盖了前置胎盘的诊断、产前管理、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等多个方面内容[1],本文对其进行解读。1 诊断1.1 定义指南提出:按照胎盘附着的位置,可分为前置胎盘(胎盘覆盖子宫颈口)、
  摘要[1887]  PDF
2020年美国母胎医学会“剖宫产血栓栓塞预防的咨询建议”解读
  林莉;刘兴会;  2021,37(3):186-189
<正>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静脉血管管腔内血液异常凝结,形成血栓而使血管完全或者部分阻塞,引起血液循环障碍。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1]。孕产妇VTE的发生率约为1‰~2‰[2],且VTE的风险在产后尤其是剖宫产分娩后会急剧升高[3]。2020年8月美国母胎医学会(Society of Maternal-Fetal Medicine,SMFM)发布了"剖宫产血栓栓塞预防的咨询建议"[4]。
  摘要[1864]  PDF

综述与讲座

合并子宫腺肌病对子宫内膜癌进展、诊断及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祎祎;段华;  2021,37(3):190-194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部分病例合并子宫腺肌病。两者在疾病起源上均不同程度地受雌激素诱导,且子宫内膜细胞具有类似的生物学特征;子宫腺肌病不仅自身具有子宫内膜恶性转化潜能,也可能通过发挥屏障作用抑制原发子宫内膜癌进展。然而,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多伴有形态结构失常,造成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癌灶累及肌层的影像学对比度下降,并给术后的病理诊断分期带来困扰和挑战。目前,针对合并子宫腺肌病的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情况仍无统一共识,但更多倾向子宫腺肌病合并症可能是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良好预后指标。本文从子宫内膜癌与子宫腺肌病在病因机制、进展转归等诸多方面存在相似性和相关性出发,探讨总结合并子宫腺肌病对子宫内膜癌进展转归、术前影像学诊断、术后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处理两者共存的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摘要[1695]  PDF
类器官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郭芬芬;徐盈;李佳;杨红;  2021,37(3):195-198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卵巢癌的研究大多使用细胞株和异种移植,但是都有其相应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一个合适的诊断和治疗卵巢癌的临床前研究模型。类器官是一种新兴的3D培养模型,该模型具有培养简单、遗传稳定性好、与原发肿瘤高度同源、能维持肿瘤的遗传异质性,但该技术在卵巢癌的研究仍处在早期阶段。现有研究探讨了卵巢癌类器官的构建,并利用输卵管和卵巢上皮类器官证明卵巢癌二重起源发病的机制及其相关基因功能;其还可用作化疗药物筛选的工具,其药物反应与患者体内用药状态高度一致,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策略,实现个体化治疗;另外,在免疫治疗方面也可以利用气-液界面培养或类器官与自体炎症细胞共培养方法以及微流体技术,重现肿瘤免疫微环境,可进行免疫治疗药物的功能测试。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类器官是卵巢癌研究中一种新颖可靠的临床前模型,将在精准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摘要[1797]  PDF
肠道菌群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陈莉;苏尧;徐先明;  2021,37(3):199-202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间糖代谢异常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如高龄、肥胖、低维生素D水平、遗传基因及孕前糖尿病史等。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的不断研究,已有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改变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肠道菌群能促进GDM的发生、发展,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内毒素学说、胰岛素抵抗学说等,指出可以通过饮食结构调整、微生物调节剂的补充等不同的方法来改善肠道菌落状态,通过合理的干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治疗GDM,这为探索GDM的防治提供了新靶点和新思路。
  摘要[1905]  PDF

论著与临床

止血带联合子宫动脉结扎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度胎盘植入术中的应用
  刘小晖;董燕;刘小玲;张玉芳;蒲巍林;葛君;高丽娜;郝曼;刘晓丽;何晓春;  2021,37(3):203-207
目的:探讨止血带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度胎盘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行术前胎盘超声评分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度胎盘植入并在术中确诊的7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血管阻断方式分为子宫动脉栓塞组(28例)与止血带联合子宫动脉结扎(子宫动脉结扎组)(46例),收集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等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子宫动脉栓塞组与子宫动脉结扎组孕妇在胎盘植入严重程度超声评分、年龄、孕次、人工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终止妊娠孕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动脉栓塞组与子宫动脉结扎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732.1±987.7 ml、1392.4±974.8 ml)、输血量(分别为1100.9±927.9 ml、742.9±716.1 ml)、凝血功能异常(分别为17.9%、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分别为169.5±69.2 min、109.3±63.1 min)、子宫切除(分别为17.9%、2.2%)、膀胱损伤(分别为21.4%、4.3%)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动脉栓塞组与子宫动脉结扎组在术后发热(分别为25.0%、6.5%)、血栓形成(分别为21.4%、2.2%)、月经量减少(分别为21.4%、4.3%)、慢性盆腔疼痛(分别为28.6%、4.3%)、住院费用(分别为28960.5±13236.2元、19138.5±12382.5元)方面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24小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新生儿Agp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重度胎盘植入手术中作用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
  摘要[1770]  PDF
胎儿生长受限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相关性研究
  韩宁;陈莹莹;许雅娟;赵红阳;魏团君;  2021,37(3):208-211
目的:通过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检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与SIBO的关系,并探讨SIBO、血清炎性指标、血清铁蛋白(SF)及血脂代谢等指标在FG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FGR孕妇50例设为病例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0例设为对照组;应用LHBT检测SIBO,病例组根据SIBO结果分为SIBO阳性组及SIBO阴性组,并对所有入组孕妇进行血清炎性指标及血脂代谢的检测及比较。结果:(1)病例组和对照组SIBO阳性率分别为82%和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病例组孕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代谢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游离脂肪酸(FFA)高于对照组,S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中SIBO阳性组hs-CRP高于SIBO阴性组,SF低于SIBO阴性组,血脂代谢中TC、LDL-C、APO-B及FFA均高于SIBO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GR患者较同孕龄健康孕妇SIBO发生率明显增加,且FGR孕妇发生SIBO可能诱发或加重炎症反应,导致铁缺乏,引起母体血脂代谢异常。
  摘要[1736]  PDF
子宫颈红区靶向活检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郭雯雯;赵健;冯慧;崔丽焕;  2021,37(3):212-216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在子宫颈血液循环丰富的红区靶向连续活检识别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行阴道镜检查并依据R-way阴道镜诊断术语进行阴道镜拟诊和定位活检的202例病例,统计分析在红区获取的536块活检组织的定位、病理组织分布情况及阴道镜未见异常时细胞学检查结果对红区活检的指导作用。结果:536块红区的活检组织中51.12%(274块)病理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子宫颈内环出现红区的概率最高,取活检率为85.63%,病理HSIL+的识别率为54.25%,其中5点(71.79%)、7点(68.89%)、8点(68.18%)HSIL+的检出率位列前3位;子宫颈内环的红区中出现异常阴道镜图像时活检识别病理HSIL+的概率增加到72.17%;阴道镜指引下定位活检2~4块与5块以上的病理检出HSIL+的概率均高于取1块活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检5块及以上与活检2~4块对比,在HSIL+检出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未见异常时,细胞学高级别异常检查结果人群的病理组织HSIL+检出率(55.17%)高于低级别异常检查结果人群的病理组织HSIL+检出率(27.7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指引下在转化区中的红区范围内的可疑病变部位行2~4点靶向活检能更好地平衡阴道镜筛检HSIL+的准确率与子宫颈损伤最小化的关系,当阴道镜检查未见异常时,细胞学检查结果可作为是否实施红区活检的分层管理依据。
  摘要[1691]  PDF
双胎妊娠介入性产前诊断不同取样方法术后流产风险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赵馨;黄演林;何薇;刘倩;钟燕芳;麦明琴;朱娟;熊盈;吴菁;  2021,37(3):217-220
目的:探讨介入性产前诊断不同取样方法应用于双胎妊娠的术后流产风险,并分析影响术后流产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452例双胎妊娠的临床资料。按照介入性产前诊断不同取样方法分为3组:绒毛取材组(33例)、羊膜腔穿刺组(376例)、脐血取样组(43例),分析孕妇的一般情况、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手术情况及妊娠结局,并分析术后2周流产率的差别,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其与流产的相关因素。结果:绒毛取材组术后的流产率3.0%,羊膜腔穿刺组术后流产率2.4%,脐血取样组术后流产率2.3%,3组术后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示,绒毛膜性、妊娠方式、孕妇年龄不同均不增加术后流产的风险(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校正孕妇年龄、妊娠方式和绒毛膜性质等多因素后,3种取样术并未显著增加胎儿流产的风险(P>0.05)。结论:双胎妊娠介入性产前诊断中不同取样方法可能并不增加术后的流产风险,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尽可能早期诊断。
  摘要[1730]  PDF
携带胚系同源重组修复基因突变的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特点
  李圆;郭红燕;张曦;高妍;  2021,37(3):221-226
目的:探索携带胚系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突变的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家系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卵巢上皮性癌患者121例,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所有患者外周血HRR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检测。分别对携带有害胚系HRR基因(致病性和可能致病性)突变的患者(有害突变组)和未携带HRR基因(包含良性、可能良性)突变的患者(未携带突变组)分析其临床特点、预后及个人/亲属肿瘤家族史。结果:121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HRR基因总突变率为29.8%(36/121),其中BRCA1占63%,RAD51D占13%,BRCA2占10%。有害突变组和未携带突变组的患者病理类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有害突变组患者均为高级别浆液性癌(100%),未携带突变组高级别浆液性癌比例为72.2%(52/72)。有害突变组有5例(5/36)患者同时罹患其他原发恶性肿瘤,与未携带突变组(2/7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有害突变组患者一级亲属罹患肿瘤阳性率69.4%(25/36)与未携带突变组31.9%(23/7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害突变组均为铂类敏感(100%),与未携带突变组(90.3%)铂类敏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有害突变组与未携带突变组发病年龄、分期、首发症状、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特别是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应进行遗传咨询,重视个人及一级亲属肿瘤史采集。携带有害胚系HRR基因突变患者同时罹患其他恶性肿瘤风险高。对HRR基因的检测,有利于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其亲属中的高危人群并早期干预、预防肿瘤发生。
  摘要[1743]  PDF
胎粪性腹膜炎的围产期特征及其远期预后13例临床分析
  杨佳;童安;何伟;袁馨;赵霞;綦小蓉;  2021,37(3):227-230
目的:探讨胎粪性腹膜炎(MP)的围产期特征及其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诊断的13例MP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产妇中位年龄为28岁,13例MP均为产前超声确诊,确诊孕周22~37+2周,中位孕周30+3周。产前超声检查最常见的声像表现为肠管扩张8例(61.5%),羊水过多5例(38.5%),腹水5例(38.5%),钙化病灶2例(15.4%),肠道强回声2例(15.4%)。13例MP出生中位胎龄37+4周,中位体质量3220 g; 8例(61.5%)为顺产,5例(38.5)为剖宫产;其中6例(46.2%)为早产儿;13例患儿唐氏筛查均呈阴性。12例患儿Apgar评分达正常,1例患儿重度窒息,后转入新生儿科后行气管插管。11例MP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其余2例保守治疗,最终12例存活。通过随访观察,患儿身高、体质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且发育正常。结论:超声对MP的产前诊断和预后预测有重要意义。MP患儿预后良好,无严重的生长发育不良,但应在孕中晚期时进行动态监测并积极做好产前准备,同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当更注重患儿的营养状况。
  摘要[1772]  PDF
双胎输血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潘颜;陈功立;马永毅;胡华梅;徐刚;常青;王丹;姚宏;梁志清;  2021,37(3):231-233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对于进行宫内治疗的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胎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胎儿镜下激光凝固术治疗的50例TTTS胎儿的羊水产前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受血儿羊水产前诊断阳性检出共8例(16%),其中,染色体显微与亚显微结构异常3例,均为TTTS合并超声异常胎儿;核型多态性4例,均为TTTS未合并其他指征胎儿;地中海贫血双重杂合子(HbH)1例。合并超声异常的病例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于未合并超声异常的病例(37.3%vs 0,P=0.008)。结论:胎儿镜下激光凝固术治疗TTTS时留取胎儿羊水,对于预后评估及出生缺陷预防具有临床意义,尤其是合并超声检查异常的患者。
  摘要[2000]  PDF
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对冻胚移植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瑶佳;张印峰;史蕊;张云山;  2021,37(3):234-23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厚度在加用孕酮前后变化对激素替代周期单枚卵裂期优质胚胎冻胚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生殖中心2014年7月至2019年1月行激素替代周期(HRT)符合纳入标准共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入孕激素后的最后1天子宫内膜厚度(移植日内膜厚度)较加用孕激素当日子宫内膜厚度(孕激素日内膜厚度)减小为内膜变薄组(52例),子宫内膜厚度不变或增厚为内膜增厚或不变组(50例),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活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体质量指数(BMI)及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生化妊娠率、早期自然流产率、晚期自然流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校正女方年龄、不孕年限、BMI、孕激素日内膜厚度、移植日内膜厚度等因素后,内膜厚度变化并不是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单枚卵裂期胚胎FET周期中加用孕激素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薄、增厚或不变具有相似的妊娠结局。
  摘要[1855]  PDF

短篇报道

妊娠相关性急性心肌梗死5例
  杨冬;张豪锋;张颖佳;段娜;苏醒;张军;刘文娴;  2021,37(3):237-238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妊娠相关性急性心肌梗死(PAMI)是指发生在妊娠期及产后6~12周甚至更晚时间的急性心肌梗死[1,2],虽然罕见,但严重威胁母儿生命。PAMI孕妇病死率高达5.03%[3],胎儿死亡率达5%~9%[4,5]。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PAMI患者预后已明显改善,但是许多大型的临床实验并未纳入妊娠人群,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指南或专家共识对PAMI的建议有限。
  摘要[1722]  PDF
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假性动脉瘤1例
  史英英;施文银;马月江;周志华;李娟清;  2021,37(3):239-240
<正>1 病例报告患者,47岁,因子宫肌瘤剔除术后19天,阵发性阴道流血5次于2019年12月23日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则,经量中等,经期5~6天,近2年经量较前增多约2/3。G4P1,平素避孕套避孕。2019年12月4日因子宫多发肌瘤、重度贫血,经输红细胞纠正贫血后,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见子宫如孕2+月大,
  摘要[1818]  PDF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