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点击复制]
[点击复制]
【打印本页】 【下载PDF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689次   下载 0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2023年NCCN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癌症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之子宫颈癌解读
李雯,段远琼,尹如铁
0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
摘要: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首次报道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 nia,PCP)和卡波西肉瘤病例,随后证明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又称艾滋病)。随着机会性感染防治和艾滋病治疗手段的进步,特别是1996年开始联合3种及以上药物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后,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2]。虽然艾滋病成为一种可治疗的慢性病,但仍存在不少难题,全球只有极少例患者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被完全治愈[3~5]。此外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people withHIV,PWH)更易罹患恶性肿瘤。与未感染者相比,HIV感染加速了子宫颈癌的进展,导致肿瘤分期晚、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在控制病毒及抗肿瘤联合治疗过程中存在治疗完成率低,远期疗效欠佳等难题。 艾滋病相关肿瘤指在PWH中发病率明显增加的恶性肿瘤,分为两类,一类是艾滋病定义的恶性肿瘤,包括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卡波西肉瘤、浸润性子宫颈癌(≥13岁女性)和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另一类是非艾滋病定义的恶性肿瘤,包括肛门癌、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6。HIV相关子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2022年12月20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公布了“2023 HIV感染者癌症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7]。本文对其中子宫颈癌相关部分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帮助临床诊治患者。
关键词:  
DOI: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19YFS0532);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两癌”筛查适宜技术基地(师资培训)项目(编号:2022JDXM001)
()
Abstract:
Key words: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