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5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封面
  

专题讨论

反复种植失败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全松;刘婧;  2018,34(5):321-324
<正>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即指不孕症患者经历多个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周期并移植了多枚优质胚胎而未发生胚胎种植或临床妊娠。随着控制性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方案的
  摘要[3223]  PDF
反复种植失败的男科因素及对策
  滕晓明;杨阳;  2018,34(5):324-326
<正>在辅助生殖技术诞生的早期,人们往往认为女方因素和胚胎实验室技术是决定辅助生殖临床结局的主要因素,而男方原因一直被忽视。尤其是在针对严重少弱精子症治疗的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出现后,以为只要男方有精子,就不影治疗的进行。但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实践的发展,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男方因素对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时,才开始重视精子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摘要[2608]  PDF
反复种植失败的子宫内膜因素及对策
  姚元庆;王辉;  2018,34(5):326-328
<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包括两大主要因素,胚胎和子宫内膜及其两者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单细胞组学技术的发展,胚胎在种植中作用的相关研究及其临床转化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子宫内膜在反复种植失败中的病理因素和对策亟待进一步阐明和技术突破。
  摘要[2617]  PDF
反复种植失败的免疫因素及对策
  黄春宇;曾勇;  2018,34(5):329-331
<正>研究报道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的影响因素繁多且复杂,其根据不同病因可分为多种类型。临床医生在RIF的诊疗过程中,一般会先进行常规筛查确定病因进而制定相应治疗策略。常规筛查包括女性解剖结构异常、男性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感染及高凝倾向。这些方案帮助部分RIF患者获得成功妊娠,但仍有约60%的患者在常规筛查中未见异常,临床医生对此束手无措。近
  摘要[2673]  PDF
反复种植失败中如何调整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
  赖巧红;靳镭;  2018,34(5):331-334
<正>辅助生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高达60%。即使在高妊娠率的现况下仍然有部分IVF-ET治疗夫妇发生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目前RIF定义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学者认为连续治疗3个IVF周期,每个周期至少移植1~2个高质量胚胎仍未获妊娠者称为RIF。2014年Coughlan不
  摘要[2750]  PDF
反复种植失败如何选择和改进实验室技术
  韩树标;黄国宁;  2018,34(5):334-336
<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不孕不育症的治疗,虽然随着技术的进步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其胚胎种植率一直维持在20%~30%左右~[1]。2006年Margolioth等~[2]提出
  摘要[2500]  PDF
反复种植失败的临床路径与患者管理
  张学红;袁月;  2018,34(5):336-338
<正>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培养条件的改善、经验的积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plant,IVF-ET)的胚胎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在经历多个周期治疗后胚胎未发生种植,困扰着医患双方,成为各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病因复杂,涉及男女双方患者,
  摘要[2746]  PDF

临床病案讨论

未避孕未孕4年,第5次胚胎移植失败后10月
  刘丽丽;白瑜;李小红;杨业洲;  2018,34(5):339-341
<正>1病例摘要患者,25岁,因"未避孕未孕4年,第5次胚胎种植失败后10个月"于2017年8月17日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中心就诊。患者与丈夫结婚4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一直未孕。患者无重要脏器疾病史,平素月经规律,周期25~26天,经期5~6天,无痤疮及多毛表现。月经第3天基础性激素示:促卵泡生
  摘要[2592]  PDF

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诊治指南解读
  张琬琳;王晓红;  2018,34(5):341-343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也是不孕的常见原因。由于内异症相关不孕病情复杂,其诊断及治疗尚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因此,不同国家和地区组织指南制定小组(Guideline Development Group GDG)制定并定期更新诊疗指南,以规范内异症相关不孕的诊断与治疗。本文对2012年美国生殖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
  摘要[2705]  PDF

综述与讲座

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检测研究现状
  于秀章;侯敏敏;郄明蓉;  2018,34(5):344-347
淋巴结转移是子宫内膜癌重要的转移途径。但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需常规行盆腹腔淋巴结切除尚有争议。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技术发展迅速,为淋巴结转移的判断提供了新方法,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前哨淋巴结检测在子宫内膜癌手术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从SLN识别方法、检测效果、病理超分期检查及微转移、应用价值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相关原则等方面,对子宫内膜癌SLN检测研究进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摘要[2661]  PDF
检测宫颈机能不全的方法及其循证评价
  卢澄钰;李兆生;王振宇;郭慧;钟彩娟;李映桃;  2018,34(5):347-351
宫颈机能不全的检测方法全球未统一,非孕期宫颈机能不全常用的检测方法,如8号扩宫条法、Foley导管注水法等经临床循证医学客观评价后未被推荐。而新型的检测方法,如应用宫颈弹性成像、利用Roman色谱测量后散射功率损失和剪切波速度等技术来预测宫颈机能,或许具有较高的临床前景。目前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仍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监测宫颈长度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手段,也有研究提出孕期MRI检查可用来早期识别宫颈机能不全。
  摘要[2660]  PDF

论著与临床

Edu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慢性输卵管炎模型中的分布与定位
  廖文娟;唐欣然;李小毛;李田;薛耀华;  2018,34(5):352-357
目的:观察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 MSCs)在小鼠慢性输卵管炎模型中的分布与定位。方法:用Mo Pn衣原体感染液阴道内注射建立小鼠输卵管炎模型,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10μmol/L Edu培养液对huc MSCs孵育不同时间(0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进行标记,同时检测标记组和未标记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感染后4周随机分成huc MSC治疗组及PBS对照组,感染后8周,亚甲蓝通水试验观察小鼠输卵管有无积水、阻塞等慢性输卵管炎表现,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荧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du标记的huc MSCs移植治疗在小鼠输卵管中的分布与定位情况。结果:实验成功建立了小鼠慢性输卵管炎模型,Edu标记前后的huc MSCs的形态无明显差别,均为成纤维样细胞,细胞增殖及凋亡未见明显影响,细胞生长状态良好。10μmol/L Edu标记huc MSCs孵育48小时即可获得良好的阳性细胞标记率(45.53±1.19)%。Edu标记阳性的huc MSCs主要分别在输卵管间质中。huc MSCs治疗能够缓解输卵管积水、阻塞情况,减轻慢性炎症。结论:在小鼠慢性输卵管炎模型中可观察到Edu标记的阳性huc MSCs,Edu标记技术可用于huc MSCs在小鼠慢性输卵管炎模型中定位的研究。
  摘要[2585]  PDF
血浆游离DNA浓度与卵巢癌诊断及临床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胡秋博;金悦;李毓;马骏;仇子龙;王育;  2018,34(5):357-360
目的:探讨血浆游离DNA含量与卵巢癌诊断及临床特征相关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61例,健康女性外周血39例。使用Qiagen QIAamp循环游离DNA试剂盒提取入组人群的血浆游离DNA,采用Qubit 3.0荧光计定量血浆游离DNA的浓度,分析血浆游离DNA浓度在卵巢癌患者和健康女性的差异,以及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游离DNA浓度(1.18±0.19 ng/μl)显著高于健康女性(0.38±0.04 ng/μl)(P<0.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P<0.001);卵巢癌患者血浆游离DNA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单双侧、CA125水平及ki67表达量无关,与肿瘤体积的对数呈正相关(r=0.78,P<0.001)。结论:血浆游离DNA浓度有助于卵巢癌的诊断,并可间接反映卵巢癌患者体内的肿瘤负荷。
  摘要[2584]  PDF
尿道下段部分切除加尿道移位成形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刘翔宇;王沂峰;陈高文;郑友红;李肖璇;王颖;朱洪磊;生秀杰;洪莉;陈爱平;哈春芳;周琦;陈丽平;  2018,34(5):361-365
目的:探讨尿道下段部分切除加尿道移位成形术(TUPU)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7家医院收治的26例外阴癌Ⅱ期累及尿道的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改良广泛外阴切除+TUPU,总结TUPU术式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2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手术,其中TUPU平均手术时间26.1±3.2分钟(20~33分钟),平均出血量10.3±2.5 ml(8~20 ml),平均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1.8±2.3天(10~21天),平均随访3年4月。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2周出现尿路感染,经抗感染、调控血糖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2周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症状,重新留置导尿管并同时辅以针灸治疗至术后3周,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症状消失;1例术后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疼痛,给予抗感染、碱化尿液、适当止痛药物的应用,3天后症状消失。26例中有2例(7.7%)复发,其中1例术后6个月尿道口周围复发;有1例术后9个月外阴切口部位复发。对这2例术后复发患者施行了局部放射治疗后病灶消失,其余24例(92.3%)未发现全身转移及局部病灶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改良广泛外阴切除+TUPU对外阴癌Ⅱ期尿道口周围受累患者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有效的、安全的,术后患者可正常排尿,是特殊类型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式。
  摘要[2579]  PDF
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水平预测体外受精行长效激动剂方案妊娠结局的研究
  冼碧茹;李玉香;  2018,34(5):366-370
目的:评估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和P/E2与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并行GnRH长效激动剂方案妊娠结局间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IVF/ICSI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并行Gn RH长激动剂方案的539例妇女的完整数据进行了回顾分析。根据获得的卵母细胞的数目分成3组:低卵巢反应(≤4个获得的卵母细胞)、中卵巢反应(获得519个卵母细胞)和高卵巢反应(≥20个获得的卵母细胞)。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hCG日血清P水平和P/E2对不良妊娠预测的最佳临界值。结果:随着hCG日血清P水平的增加,妊娠率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P水平为3.408 nmol/L,等效灵敏度和特异度值为55%;中和高卵巢反应者P水平为3.408 nmol/L的等效灵敏度和特异性值为56%,P水平为4.042 nmol/L的等效灵敏度和特异性值为62%。P/E2≤0.49患者的妊娠率(31.4%)显著高于P/E2>0.49患者(23.4%)(P=0.041),但是两者在受精率和卵裂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不同E2水平患者妊娠率、受精率和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日血清P水平和P/E2比值对IVF/ICSI并行GnRH长效激动剂方案妊娠结局有预测作用。
  摘要[2563]  PDF
HPV检测独立应用于宫颈癌筛查长期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
  胡诗淇;杨雨静;赵霞;  2018,34(5):371-376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长期预测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HPV及细胞学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且随访时间超过3年的临床研究。应用合并累积发生率及合并比值比(OR)评估在长期随访过程中不同筛查结果人群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级及以上(CINⅡ~+)、CINⅢ级及以上(CINⅢ~+)和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差异。结果:纳入26篇临床研究文献。HPV检测阴性的人群在随访3年内发生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风险均低于细胞学筛查阴性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Ⅱ~+:OR=0.500,P<0.001;CINⅢ~+:OR=0.377,P<0.001;宫颈癌:OR=0.546,P<0.001)。而HPV阴性组在随访第5年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累积发生率仍要低于细胞学阴性组随访第3年的累积发生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NⅡ~+:0.47%vs 0.60%;CINⅢ~+:0.15%vs 0.20%;宫颈癌:0.016%vs 0.020%),但各OR值均小于1。结论:单独采用HPV检测是一种可行的宫颈癌筛查方法,对于HPV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群,其筛查间期相较细胞学筛查可适当延长至5年。
  摘要[2707]  PDF
剖宫产术中不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母婴结局的影响
  李钦;张雪梅;赵建林;熊希;李海营;漆洪波;  2018,34(5):377-380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不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在产科住院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并且剖宫产术中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病例89例,其中A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前阻断球囊57例,B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阻断球囊32例。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母体以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83分钟vs 75分钟)、术中出血量(600ml vs 550 ml)、术中输血量(0~4200 ml vs 0~2400 ml)情况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子宫切除术率(22.8%vs 18.8%)、产后出血率(24.6%vs 3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体质量(2923.44±374.18 g vs 2988.72±343.00 g)、1分钟Apgar评分≤7分比率(19.3%vs 12.5%)和5分钟Apgar评分≤7分比率(3.5%vs 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时机不同对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
  摘要[2661]  PDF
重型妊娠剧吐分层管理21例临床病例分析
  廖媛;严小丽;刘鹤莺;王瑞伟;王丹;常青;  2018,34(5):380-384
目的:探讨妊娠剧吐临床诊治分层管理,以及如何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方法:纳入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重型妊娠剧吐住院患者共2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临床转归。结果:研究对象均症状重,PUQ评分均>13分;平均年龄30.1±5.2岁,平均住院天数5.95±7.35天;孕前平均体质量指数(BMI)19.50±2.65 kg/m~2,体质量较孕前平均减轻4.65±2.52 kg,16例患者体质量与孕前相比减轻>5%。总尿酮体阳性率为90.5%,其中有10例为尿酮体+++。8例患者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21例患者经积极补液、补充能量、止吐及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治疗,18例临床结局满意,3例患者终止妊娠,无一例死亡病例。结论:对于症状重、体重较轻、尿酮体阳性及并发脱水患者建议尽快住院、规范治疗。对重型妊娠剧吐,需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预防恶性循环的进展,并辅以适当对症治疗从而减轻症状,提高疗效。
  摘要[2625]  PDF
小剂量补充叶酸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血压的影响
  王敌;成晨;华丽;张婷;刘彩萍;王少康;孙桂菊;  2018,34(5):385-390
目的:探讨孕期不同时机开始小剂量补充叶酸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以及孕妇血压的影响。方法:在句容市妇幼保健院招募400例待产期孕妇,最终纳入370例孕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了解孕期开始补充叶酸的时机、剂量及持续时间。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判断是否患病。根据是否补充叶酸及开始补充的时机将孕妇分为未补充组、孕后开始补充组和孕前开始补充组。采集孕妇入院待产时的血样并测定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纳入的370例孕妇中12例患有HDP,发生率3.24%,其中未补充组(43例)5例,发生率为11.63%;孕后和孕前开始补充组(250例,77例)分别5例和2例,发生率分别为2.00%和2.60%;3组间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收缩压和舒张压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后开始补充组血压较低;但产后血压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血压的影响。结论:小剂量补充叶酸可能不仅是通过降低血压和改变血清指标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补充叶酸对产前血压有一定的影响,但仍需大样本人群研究进行验证。
  摘要[2582]  PDF
25371例不孕不育患者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布调查
  姜柯安;刘东云;陈霞;陈文红;贾朝莉;黄国宁;  2018,34(5):390-393
目的:了解重庆及周边地区不孕不育患者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基因携带率和突变类型,为开展胚胎植入前地贫基因诊断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血液学参数分析筛查来我院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25371例,其中重庆籍16684例,四川籍4253例,贵州籍2050例,云南西藏等其他地区籍贯2384例;对筛查阳性者用Gap-PCR和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地贫基因诊断分析。结果:共检出828例地贫携带者,总携带率为3.26%;其中重庆籍携带率为3.35%,四川籍携带率为3.48%,贵州籍携带率2.93%,云南西藏等地区籍携带率为2.56%;各籍贯间地贫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出9种α-地贫基因型和11种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其中最常见的α-地贫基因型为-α3.7/αα、-SEA/αα、-α4.2/αα,最常见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为CD41-42、CD17、IVS-Ⅱ-654。结论:重庆及周边地区不孕不育患者具有较高地贫携带率,在本地区对不孕不育患者提供遗传指导,开展胚胎植入前地贫基因诊断对减少患者负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摘要[2478]  PDF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一胎无心畸形围生结局分析
  徐婷婷;王晓东;余海燕;  2018,34(5):394-397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CMA)双胎合并一胎无心畸形围生结局及围生期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产科收治的MCMA双胎合并一胎无心畸形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分别于孕13+223周产前诊断为MCMA双胎合并一胎无心畸形,其中1例母体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合并羊水过多。2例因泵血胎胎死宫内于孕18+3周、31+4周引产;3例行期待治疗,分娩孕周31+3周、37+5周、39+5周,泵血胎出生后生长发育良好;1例于孕23+5周行无心胎脐带双极电凝术,成功阻断无心胎脐带血流,于孕31周阴道分娩,存活儿出生后3+月死亡。结论:MCMA双胎合并一胎无心畸形宜早期诊断、定期规律产检、严密监护,必要时可行选择性终止无心胎以改善泵血胎妊娠结局以获得良好的围生结局。
  摘要[2619]  PDF

教训分析

剖宫产术后并发感染性胸主动脉瘤破裂死亡1例
  余美佳;刘鹤莺;严小丽;常青;王丹;  2018,34(5):397-398
<正>1病例报告患者,24岁,因剖宫产术后6天,腹胀伴发热5天,于2010年4月6日急诊转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于2010年3月29日因"妊娠36+1周,阴道流液1+天"入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入院血常规结果为WBC 10.52×10~9/L,N 0.854,空腹血糖7.3 mmol/L,给予青霉素抗感染及保胎治疗。入院第2天患者体温升高至39.0℃,监测胎心率波动在170~190/min,
  摘要[2666]  PDF

短篇报道

妊娠合并Gitelman综合征2例报道
  屠京慧;刘起;尹聪;  2018,34(5):399-400
<正>1病例报告例1,患者,因发现Gitelman综合征(GS)2年,孕39+5周,于2014年4月28日入院待产。患者于2012年1月因肌无力,血K 2.74 mmol/L,就诊于上海瑞金医院。确诊为:GS。予氯化钾缓释片1 g,每日2次、门冬氨酸钾镁片2片(每片含无水门冬氨酸钾0.158 g和无水门冬氨酸镁0.14 g)及螺内酯20 mg,均每日3次,口服治疗,肌无力逐渐好转。患者于2013年9月确定妊娠,于当地医院定期产检至孕33周,孕期顺利。
  摘要[2906]  PDF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