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本期封面 出版日期:2021-01-15
  

专题讨论

胎盘的结构及功能与母儿疾病
  张永清;陈丹青;  2021,37(1):1-3
<正>胎盘在胎儿和孕妇的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胎盘是最不为人类所知的人体器官。胎盘介于胎儿和母体之间,是维持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具有物质交换、防御、合成及免疫功能[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胎盘的发育对母亲和后代终身健康的重要性。胎盘形态和结构异常可导致各种胎盘疾病,如前置血管、产后出血、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2,3];胎盘功能异常对母亲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子痫前期/子痫[4];对胎儿则造成早产[5]、胎儿生长和神经发育异常[6]。
  摘要[2402]  PDF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定义、高危因素及流行病学特点
  黎静;唐琼;钟梅;  2021,37(1):3-6
正>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PAS)是指胎盘组织不同程度地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组疾病,是产科危急重症之一,是引起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感染、水电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围产期子宫切除以及盆腔脏器损伤等多种并发症,并导致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2]。近年来由于PAS的发生率快速上升,严重威胁孕产妇健康,因此,了解PAS的高危因素以及流行病学特点,有助于预防和降低PAS发生风险,
  摘要[2156]  PDF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分类及诊断
  陈洪琴;周容;  2021,37(1):6-9
<正>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PAS)是一个日益严重的产科问题,随着剖宫产、宫腔手术、高龄孕妇等相关因素的不断增加,PAS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为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埋下巨大隐患。正确认识PAS的分类及诊断是处理PAS的重要前提。1 胎盘植入性疾病的分类1.1 根据病理检查分类根据绒毛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深度的病理检查结果,PAS分为三类:①胎盘粘连:绒毛组织仅与子宫肌层表面接触,并未侵入肌层,
  摘要[2487]  PDF
胎盘植入性疾病保守治疗的指征及方法
  尹建蓝;陈慧;  2021,37(1):9-12
<正>近年,对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PAS)的诊断和管理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研究建议,除了坚持采用基于产前影像学的选择性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的常规方法外,应综合考虑团队医生的经验、患者需求、生育力选择等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方法[1]。采取保守治疗,可保留生育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研究提示,PAS予保守治疗的患者中有75%~80%避免了子宫切除[2]。1 保守治疗的指征
  摘要[2096]  PDF
胎盘植入性疾病手术治疗的指征及方法
  阮洁;刘兴会;  2021,37(1):12-16
<正>胎盘植入性疾病(placenta accrete spectrum disorders,PAS)最早在1966年由Luke提出,是一组疾病的统称,包括胎盘粘连(placenta accreta)、胎盘植入(placenta increta)和穿透性胎盘植入(placenta percreta)三类。前次剖宫产史及前置胎盘为胎盘植入最常见的高危因素,而同时符合这两点、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在中国定义为凶险性前置胎盘,
  摘要[2143]  PDF
胎盘残留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甄别
  张立阳;李佳钋;乔宠;  2021,37(1):16-18
<正>胎盘残留(residual placenta)是产后30分钟胎盘未完全排除而残留于宫腔内的产后并发症,它是引起产后出血、宫腔感染的主要原因[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GTD)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根据良恶性进行分类,其中良性滋养细胞疾病包括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滋养细胞超常反应(exaggerated placental site,EPS)以及胎盘部位结节;
  摘要[2183]  PDF

临床病案讨论

阴道分娩后胎盘滞留6天,寒颤伴发热3天,心慌气促半天
  黄楠;周容;张力;  2021,37(1):19-22
<正>1 病历摘要患者,39岁,因阴道分娩后胎盘滞留6天,寒颤伴发热3天,心慌气促半天,于2020年7月28日急诊转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患者于2020年7月22日于外院足月孕阴道分娩壹男活婴,胎儿娩出后35分钟胎盘无剥离征象,阴道流血少,遂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发现胎盘大部分与子宫壁致密粘连,人工剥离困难,仅剥离出胎盘组织约100 g。产后2小时25分钟突然出现大量阴道流血,量约900 ml,遂予宫腔球囊压迫止血,
  摘要[2098]  PDF

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妊娠期糖尿病指南(2019)”要点解读
  陈露露;石海君;漆洪波;  2021,37(1):23-27
<正>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逐年上升,加拿大研究发现,10年之间GDM和妊娠前糖尿病(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分别从2.7%和0.7%增至5.6%和1.5%[1]。2014年我国GDM发病率高达18.9%[2]。GDM导致不良母婴结局(肩难产、剖宫产、大于胎龄儿、早产和新生儿严重畸形)的风险增加[1]。2019年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SOGC)更新了GDM临床指南,回顾了GDM诊断和产科管理有关的证据,
  摘要[2344]  PDF

综述与讲座

产后出血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陈阳阳;高慧;邹丽;  2021,37(1):28-31
产后出血(PPH)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处理PPH时,除对因治疗外,液体复苏同样对产妇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快速纠正低血容量,有效增加循环血量,保证组织和器官的血流灌注,为止血及输血治疗争取时间,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但针对PPH的液体复苏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失血量估计不准确、液体复苏不及时、液体复苏并发症多、有效监测手段的缺乏、成份输血比例精准度差等问题较为常见。本文就关于PPH液体复苏诸多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以寻找更加合理的液体复苏策略,避免患者病情恶化,减少液体超负荷而导致的急性心衰、肺水肿、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最终降低PPH患者病死率。
  摘要[2167]  PDF
子宫内膜损伤在辅助生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蕾;范英英;李净羽;陈圆辉;王雪;张翠莲;  2021,37(1):32-35
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中,生殖医生主要通过优化胚胎质量、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及内膜与胚胎的同步性来提高成功率。子宫内膜损伤是在胚胎种植前通过对子宫内膜的局部机械性轻微损伤,诱导其自身修复,进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着床率的一种方法。目前子宫内膜损伤在临床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仍具有争议,关于子宫内膜损伤的目标人群尚无定论,但对反复移植失败的患者及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患者具有改善妊娠结局的潜能,子宫内膜损伤的操作时机及具体作用机制仍需大量的研究进行探索。本文将主要从子宫内膜损伤的机制、时机及适用人群进行综述,以期为子宫内膜损伤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参考。
  摘要[2180]  PDF

论著与临床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头发代谢组学研究
  蒋秀萍;尹楠林;韩顶立;漆洪波;  2021,37(1):36-4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早、中孕期孕妇头发(简称母发)中的代谢物以寻找特异性代谢分子。方法:纳入21例ICP孕妇和21例正常健康孕妇,分别采集早、中孕期头发,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相关代谢分子检测。结果:两组间共鉴定出164种代谢物,早孕期两组间的差异代谢物仅2种(P<0.05),而中孕期有19种差异代谢物(P<0.05),其中17种代谢物在ICP组增加,2种降低。中孕期的甘氨酸(glycine)是唯一满足OPLS-DA模型的变量[重要性因子(VIP)值>1,P<0.05]的代谢物,其曲线下面积(AUC)可达0.755。经过筛选的5种中孕期差异代谢物在7条通路有明显富集现象,包括乙醛和二羧酸代谢、氨酰tRNA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谷胱甘肽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硫胺素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其中,甘氨酸参与了5条代谢通路的功能调控。结论:作为ICP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中孕期母发样本中的差异代谢物有着不可低估的潜力,中孕期母发的甘氨酸是最有潜力的差异代谢分子。头发代谢组学的兴起将为ICP的机制研究及诊治策略提供新思路。
  摘要[2051]  PDF
胰岛素抵抗及子宫内膜增殖大鼠模型中脂肪因子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朱信信;尚晨光;任雅丽;冯宗昊;王小慧;张岩;  2021,37(1):41-46
目的:观察有胰岛素抵抗及子宫内膜增殖大鼠模型中血浆脂联素(Adipo)等脂肪因子的水平,检测Adipo和脂联素受体(AdipoR)在大鼠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Sprague-Dawley(SD)大鼠45只(每组9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StD组)和高脂饮食(HFD组)40周。将StD组分为对照C组(普通饮食+假去势手术+对照溶剂)、NO组(普通饮食+去势手术+对照溶剂)、NE组(普通饮食+去势手术+17β-雌二醇灌胃),HFD组分为FO组(高脂饮食+去势手术+对照溶剂)和FE组(高脂饮食+去势手术+17β-雌二醇灌胃)。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小鼠血浆中脂肪因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中脂肪因子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中PTEN、AMPK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NE组大鼠相比,FE组大鼠子宫腔上皮细胞和腺上皮细胞的高度、肌层的厚度显著增加(P<0.05)。(2)与对照C组相比,子宫内膜增生组(NE组和FE组)大鼠血浆Adipo水平显著降低(P<0.05),FO组大鼠血浆Adipo显著升高(P<0.05)。(3)在雌激素的作用下(NE组和FE组)子宫组织中Adipo mRNA的表达增多:与NO组大鼠相比,NE组大鼠子宫组织中Adipo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FO组大鼠相比,FE组大鼠Adipo mRNA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大鼠子宫中AdipoR1 mRNA和AdipoR2 mRNA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C组相比,FE组大鼠子宫组织中Adipo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4)FE组子宫PTEN和p-AMPK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C组(P<0.05),PI3Kp85α、p-AK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C组(P<0.05)。结论:长期高脂饮食诱导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可协同17β-雌二醇刺激子宫内膜增殖;胰岛素抵抗和雌激素影响血浆Adipo的水平;胰岛素抵抗和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使大鼠子宫内膜PTEN的表达降低、AMPK通路可能被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被激活。
  摘要[2038]  PDF
双绒毛膜多胎妊娠不同孕周选择性减胎术后临床结局分析
  邓春艳;胡青;廖华;王晓东;余海燕;  2021,37(1):47-51
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多胎妊娠不同孕周选择性减胎术后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98例双绒毛膜多胎妊娠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选择性减胎术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减胎术孕周分为3组:G1组(孕14~19+6周,19例)、G2组(孕20~27+6周,30例),G3组(≥孕28周,49例),比较不同孕周行选择性减胎术后的临床结局。结果:(1)98例中行选择性减胎术原因包括染色体异常(25例)、胎儿结构畸形(68例)及其他母胎合并症(5例)等。(2)G1组母体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减胎术后2周G2组母体发生胎膜早破2例,宫内感染2例;G3组发生胎膜早破4例,宫内感染2例。(3)减胎术后流产发生率为8.2%、早产发生率为50.0%,活产儿存活率94.6%。3组分娩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组流产率显著低于G2组(10.5%vs 20.0%,P<0.05);G1组的活产儿出生体质量及存活儿出生体质量也优于G2组(P<0.05);G1组的早产率、足月产率、活产儿出生体质量及存活儿出生体质量均优于G3组(P<0.05)。结论:在孕20周前对双绒毛膜多胎妊娠行选择性减胎术,其妊娠结局较好,合理使用选择性减胎技术,可以有效减灭异常胎儿和多胎妊娠的胎儿数量,减少多胎妊娠的并发症及合并症,改善多胎妊娠母胎结局。
  摘要[1900]  PDF
经会阴超声检查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变化的临床意义
  史畅;夏志军;  2021,37(1):52-56
目的:利用经会阴超声对女性盆底结构的检查成像,分析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结构变化,探讨超声对于SU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SUI的患者214例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就诊于本院排除SUI的患者11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行经会阴超声检查,比较相关超声参数,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及膀胱最低点距参考线距离、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后角开放率、尿道漏斗形成率、肛提肌裂孔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病例组按SUI程度进一步划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各组之间各超声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示,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的超声指标均对SUI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P<0.05);联合参数诊断SUI的曲线下面积(AUC)0.891,敏感度70.09%、特异度96.61%,优于单一参数的诊断价值。结论:经会阴超声能够准确直观地观察膀胱颈及尿道周围的支持结构,测量的相关参数与SUI的发生相关,但与其严重程度无关。超声检查能够为SUI的诊断提供重要影像依据,但其对于SUI的诊断预测价值较为有限。
  摘要[2056]  PDF
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合并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术后疗效比较
  孙熠璇;祝红霞;  2021,37(1):57-61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LUS)或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合并骶棘韧带悬吊术(TVH-SSLF)后的疗效。方法:共纳入符合条件接受手术的POP患者共86例,43例接受LUS术(LUS组),43例接受TVH-SSLF术(TVH-SSLF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采用PFIQ-7量表及PFDI-20量表进行评估调查。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LUS组患者失血量(47.44±29.12 ml)显著低于TVH-SSLF组(62.33±22.34 ml)(P<0.05);两组手术时间[75(65,90)分钟vs 75(65,80)分钟]、住院时间[6(6,7)天vs 6(5,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DI-20术前与术后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FDI-20问卷仅术后3个月的POPDI-6中LUS组得分均值(0.047±0.138分)显著高于TVH-SSLF组(0.004±0.025分)(P<0.05)。除此之外,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其他各分类项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IQ-7问卷除了第7个问题"挫折感"的肠道直肠症状TVH-SSLF组得分显著高于LUS组(0.090±0.294分vs 0.000±0.000分,P<0.05)外,其他各分类项以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S在术后恢复和症状改善上与TVH-SSLF无明显差异,对于有子宫保留意愿、无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是一个安全、更优的选择。
  摘要[2214]  PDF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李灿;李慧;程静新;  2021,37(1):62-66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与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性,重点探讨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预测内膜恶变风险的内膜厚度阈值。方法:选择245例绝经后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绝经后出血(PMB)组(124例)和无PMB组(121例),均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PMB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及子宫内膜癌(EC)的发生率(22.58%)明显高于无PMB组(4.13%)(P<0.05)。(2)PMB组中良性病变患者(96例)与AH/EC患者(28例)之间年龄、子宫内膜厚度、合并高血压、足月产次、流产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子宫内膜厚度≥10 mm是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PMB患者发生AH及E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无PMB组中良性病变组(116例)与AH/EC组(5例)之间子宫内膜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ROC曲线分析:PMB组以子宫内膜厚度8.5 mm作为预测AH及EC的最佳阈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敏感度为78.6%,特异度为58.3%。无PMB组以子宫内膜厚度10.5 mm作为预测AH及EC的最佳阈值,AUC为0.941,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81.0%。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伴PMB患者均应行进一步病理检查排除癌变,而不伴PMB的子宫内膜恶变率低,若无合并高危因素、子宫内膜厚度<10.5 mm可随访观察。
  摘要[2202]  PDF
N端前脑钠肽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先天性心脏病孕妇分娩小于孕龄儿的预测价值
  李想;王军;葛静;宋平平;李亚;蒋艺莎;  2021,37(1):67-71
目的:探讨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孕妇分娩小于孕龄儿(SGA)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进行妊娠合并心脏病多学科会诊并于该院分娩的84例CHD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SGA的诊断标准将CHD孕妇分为非SGA组(72例)和SGA组(12例),并分析NT-proBNP、RDW、血氧饱和度(SaO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预测SGA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NT-proBNP、RDW及SaO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NT-proBNP及RDW是CHD孕妇分娩SGA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NT-proBN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1,敏感度89.5%,特异度96.9%,阈值为91.00 pg/ml;RDW的AUC为0.697,敏感度100.0%,特异度31.3%,阈值为19.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及RDW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关系(r=-0.538,-0.354;P<0.05)。结论:可以采用NT-proBNP与RDW评估CHD孕妇分娩SGA的发生风险。NT-proBNP及RDW与CHD孕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有一定相关性,可协同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摘要[1912]  PDF
子宫结合带异常对中、重度宫腔粘连预后的影响
  田玥;任琛琛;杨立;李飞燕;朱远航;杨欣;姬笑影;郑娅婷;蒋冬媛;  2021,37(1):72-74
目的:探讨子宫结合带(JZ)异常对中、重度宫腔粘连(IUA)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盆腔磁共振成像(MRI)及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的40例中度IUA及42例重度IU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2加权像(T2WI)上JZ是否异常分为中度IUA正常组24例(A组)、中度IUA异常组16例(B组)、重度IUA正常组20例(C组)、重度IUA异常组22例(D组),比较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及月经改善、分离粘连次数、妊娠情况。结果:A组和C组的术后人工周期第17天及第2次经后3天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率均分别高于B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2次经后3天子宫内膜厚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的分离粘连次数、宫腔改善率及月经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间术后人工周期第17天内膜厚度、分离粘连次数、宫腔改善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Z异常可影响IUA术后子宫内膜恢复,降低妊娠率;JZ正常时,中度IUA术后内膜恢复优于重度IUA。
  摘要[1952]  PDF
单纯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乏症7例治疗经验
  吴章颖;谷袁源;沈蓉;  2021,37(1):75-78
目的:探讨青春期单纯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乏症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例青春期单纯男性化型21-羟化酶患者的诊疗过程,分析青春期患者的内分泌及手术治疗过程,术后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FSFI)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FEF)分别对患者性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内分泌及手术治疗后,7例患者会阴部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近期无泌尿生殖道感染症状,留置尿管取出后,排尿未受影响;远期无肥大阴蒂复发、阴蒂头坏死、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随访1~6年,3例结婚,均未生育,1例孕50+天时发生胚胎停止发育,行清宫术。FSFI总分为23分(19~27分),性生活均较为满意。QOL-BREF总分为74.3分(62~91分),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结论:青春期单纯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乏症致女性假两性畸形激素替代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且需要终身治疗。但目前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尚无定论。
  摘要[2074]  PDF

短篇报道

孪生姐妹地中海贫血并发妊娠期静脉血栓2例
  黄秋雨;黄启涛;黎静;钟梅;  2021,37(1):79-80
<正>1 病例报告例1,孪生姐妹之姐,32岁,因孕37+6周,血小板升高5+月,下肢静脉血栓4+月于2017年8月31日入院。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SEA/αQSα,βN/βN,定期输血至12岁。2010年因巨脾、胆囊炎行脾+胆囊切除术。G1P0,末次月经2016年12月9日,2017年1月24日在本院行早孕B超检查,证实宫内早孕、存活,符合孕周。孕期规律产检。家族史无特殊。
  摘要[2111]  PDF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