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目的:探讨超早产儿不良结局的产科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住院分娩,分娩孕周24+0~27+6周,复苏后转入本院新生儿科积极救治的超早产儿共196例,按照是否存活和有无严重并发症分为不良结局组(n=154)和非不良结局组(n=42),比较两组孕妇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不良结局的曲线下面积、选取临界值,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超早产儿不良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肥胖、产前出血、双胎妊娠、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7分及新生儿血pH值<7.2与超早产儿的不良结局有关(P<0.05)。(2)ROC曲线分析,取约登指数最大时分娩孕周26.93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865 g作为临界值将其转为二分类变量。(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早产儿发生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双胎妊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865 g、1分钟Apgar评分≤7分。结论:妊娠24~27周因母儿因素需终止妊娠时,应尽可能延长孕周。双胎妊娠、新生儿出生体质量<865 g及低Apgar评分的超早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高,应充分告知病情,给予积极复苏,做好产房过渡期管理。 |
关键词: 超早产儿 不良结局 产科因素 |
DOI: |
|
基金项目: |
|
|
|
() |
Abstract: |
|
Key wo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