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讨论
胎儿宫内治疗的相关问题 孙路明;段涛; 2020,36(3):161-164 <正>随着产前超声影像学、分子遗传学、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胎儿疾病在产前得以筛查和诊断出来。新生儿科、小儿各亚专科的飞速发展已使多数产前诊断明确的胎儿疾病,尤其是孤立的胎儿结构异常在出生后得以纠治。少数严重的胎儿疾病由于宫内病情恶化迅速,预后很差,在产后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这促进了胎儿宫内治疗学的诞生和发展,其目的是通过宫内的干预阻止疾病进一步恶化,为产后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在过去
摘要 [2627] PDF
胎儿疾病的咨询原则和伦理学要求 孟伊琳;刘彩霞; 2020,36(3):164-166 <正>随着各类先进的胎儿影像学设备与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胎儿产前筛查方案不断完善,因此,胎儿疾病的诊断时间明显提前,胎儿疾病的检出率也有所提高。同时,胎儿产前干预与胎儿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得胎儿疾病的处理方式与妊娠结局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围产医学的发展使得具有出生缺陷的胎儿存活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些都令胎儿疾病的产前管理与胎儿治疗成为了可能。虽然一部分的胎儿治疗方案(如针对双胎输血综合征的胎儿镜射频消融术[1],针对脊髓脊膜膨出的宫内修补术[2]
摘要 [2346] PDF
产前诊断实验室检测技术的规范应用 银益飞;朱宝生; 2020,36(3):166-170 <正>随着近年我国高龄孕产妇数量增长,染色体异常等严重出生缺陷的生育风险也相应增加。在孕期进行产前筛查、产前诊断是预防此类出生缺陷最有效的方法。无创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及快速而高效的基因组检测技术,如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
摘要 [2386] PDF
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治 蒋晨昱;鲍晨怡;刘兴会; 2020,36(3):170-173 <正>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其新生儿无论足月或早产,死亡率与患病率均显著升高,且远期不良结局如儿童时期的认知障碍、成人时期疾病等发生风险增加[1]。2019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了关于FGR的实践指南,我国发布了《胎儿生长受限专家共识(2019版)》(以下简称专家共识)。本文将结合指南对FGR的诊治做文献复习并对一些临床问题进行探讨。1 胎儿生长受限的定义FGR诊治的第
摘要 [2390] PDF
双胎输血综合征的诊治 黄帅;漆洪波; 2020,36(3):173-176 <正>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 to 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严重并发症,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TTTS发生率为10%~15%,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妊娠TTTS发生率为6%[1]。若不及时干预,其病死率高达80%~100%[2],即使存活,仍然存在较大的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规范化的双胎孕期保健、早期超声诊断和及时干预是改善TTTS妊娠结局的关键。
摘要 [2323] PDF
胎儿非免疫水肿的诊断和处理 钟立航;王谢桐; 2020,36(3):176-179 <正>胎儿水肿(fetal hydrops)是发生在胎儿体内的病理性液体积聚状态,可在产前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超声表现为至少2处胎儿体腔异常积液。根据病因将其分为免疫性及非免疫性两类:(1)免疫性胎儿水肿(immune fetal hydrops,IHF)是指因母体同种免疫引起胎儿溶血、贫血,进而导致胎儿水肿。近年来由于Rh(D)免疫球蛋白的应用,Rh(D)免疫胎儿水肿的发病
摘要 [2413] PDF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诊断和处理 张春妤;魏瑗; 2020,36(3):179-183 <正>胎儿侧脑室增宽(fetal ventriculomegaly,VM)指胎儿侧脑室宽度增大,是产前超声检查最常见的胎儿颅内异常表现之一,其发生率约0.78%~2.2%[1]。VM的围产儿预后与其致病原因、伴发异常有关,在产前诊断与处理上极具复杂性。1 胎儿侧脑室增宽的定义孕14~38周时胎儿侧脑室宽度的正常范围为7.6±0.6 mm[2],当侧脑室宽度≥10 mm,定义为VM。在孕中期,脉络丛占满了侧脑室体部,如检查发现脉络丛与侧
摘要 [2948] PDF
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诊断和处理 景柏华;陈倩; 2020,36(3):183-185 <正>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即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我国每年新增CHD患儿超过15万例,发生率为7‰~8‰,居出生缺陷首位。严重的CHD不仅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此本文重点就CHD的产前诊断及临床处理进行总结概述。1 病因及分类CH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已知致病因素大致可归为非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或
摘要 [2455] PDF
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诊断和处理 赵婧雅;周祎; 2020,36(3):185-188 <正>胎儿骨骼发育异常(skeletal dysplasias)是胎儿常见的出生缺陷,产前常经超声波检查发现,产后X线检查对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分类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形态学上,胎儿骨骼发育异常包括胎儿骨骼发育不良性先天畸形和胎儿肢体局部畸形。其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性先天畸形又分为致死性骨骼发育不良和非致死性骨骼发育不良两大类,致死性骨骼发育不良
摘要 [2508] 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妇科患者临床诊治和管理策略 马湘一;叶双梅;王世宣; 2020,36(3):189-191 <正>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集中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且逐渐在全国各地蔓延。鉴于其人群普遍易感性,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3]。此次,COVID-19疫情造成的后果与同为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相比更为深远和广泛[4,5]。随
摘要 [2428] PDF
临床病案讨论
停经33+1周,胎动减少3天,腹痛5+小时 王晓燕;李莉;周玮; 2020,36(3):192-194 <正>1 病历摘要患者,31岁,因停经33+1周,胎动减少3天,腹痛5+小时,于2019年5月30日19时02分急诊入院。患者G2P0,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8年10月2日,孕早期无腹痛、阴道流血,无毒物、致畸药物接触史。超声检查胎儿颈部半透明组织厚度(NT):1.6 mm,校正末次月经:2018年10月10日,预产期:2019年7月17日。无创DNA检测示21、18、13号染色体拷贝数未见明显异常。孕24+2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摘要 [2454] PDF
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综述与讲座
孕早期空腹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 韩文莉;陈奕; 2020,36(3):200-203 糖尿病是导致母儿不良结局的常见妊娠期合并症。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肥胖和高龄孕妇的增加,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GDM多于妊娠24~28周进行糖耐量试验诊断,这就大大缩短了对GDM患者人群进行干预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时间窗口。目前关于孕早期空腹血糖(FPG)的测定对预测GDM的价值得到了广泛研究,孕早期FPG值对预测GDM发生风险是可行且有价值的,利用孕早期FPG预测GDM经济、方便、可操作性强、可重复率高,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但目前各研究针对孕早期FPG预测GDM最佳界值尚无统一的结论,结果集中在FPG为4.6~5.6 mmol/L。建议对高危人群充分重视,早期干预,尽量降低GDM的发生率,从而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摘要 [2607] PDF
雌激素及其受体在产后抑郁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荣小凡;张斌; 2020,36(3):204-207 雌激素及其受体在产后抑郁(PPD)发展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参与PPD发生的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相关因素众多,作用途径复杂。本文对雌激素及其受体在PPD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着重阐明雌激素与神经递质间(主要包括谷氨酸能神经系统、多巴胺、γ-氨基丁酸、5-羟色胺)的交互作用,雌激素α受体、β受体及核受体与PPD发生的关系,以及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DNA片段长度、DNA重复序列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在P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 [2538] PDF
论著与临床
早期子宫颈癌脉管间隙及宫旁浸润危险因素1245例分析 熊莉莉;张涛红;余慧;胡娇娇;王伟红;王小伟;刘英;安瑞芳; 2020,36(3):208-213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及宫旁浸润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1245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是否LVSI及宫旁浸润分为LVSI组、无LVSI组和宫旁浸润组、无宫旁浸润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脉管及宫旁浸润危险因素。结果:1245例LVSI率14.1%(175/1245),宫旁浸润率1.85%(23/1245)。单因素分析显示LVSI的发生与病灶类型、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子宫颈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切缘阳性、宫旁浸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淋巴转移情况分层分析发现,在淋巴未转移组LVSI的发生率与年龄、病灶类型、病理类型、子宫颈浸润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类型为内生型、病理为鳞癌、子宫颈深肌层浸润和淋巴转移相较于非内生型、非鳞癌、子宫颈浸润浅肌层、无淋巴转移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是发生LVS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宫旁浸润与病灶类型、子宫颈浸润深度、累及阴道、累及宫体下段、切缘阳性、淋巴转移、LVSI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病灶类型为内生型、累及宫体下段、淋巴转移相较于非内生型、未累及宫体下段、无淋巴转移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是发生宫旁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子宫颈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内生型的子宫颈鳞癌患者更可能发生LVSI;病灶类型为内生型、累及宫体下段、淋巴转移的患者更可能发生宫旁浸润。
摘要 [2668] PDF
前置血管围产结局130例分析 刘娜;王晓东;廖华;余海燕; 2020,36(3):214-218 目的:探讨前置血管临床特点、孕期管理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分娩的130例前置血管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高危因素、孕期管理及围产儿结局。结果:130例前置血管患者占我院同期分娩产妇的1.86‰。108例(83.1%)单胎,22例(16.9%)多胎,自然受孕109例(83.8%),辅助受孕21例(16.2%),其中妊娠合并帆状胎盘(68.5%)和前置胎盘(33.8%)占多数,96.2%产前诊断前置血管的患者合并至少一个高危因素。产前诊断111例,70.3%中孕期诊断,29.7%晚孕期诊断,诊断后行严密监测,入院孕周(33.7±2.2周),分娩孕周为35.0±1.6周,34~37周分娩77例。130例分娩活产儿150个,活产儿中存活145个,其出生体质量为2422.8±462.5 g,74例(51.0%)转NICU,在NICU住院时间为8(1~49)天。产前诊断组中,多胎妊娠病例的入院孕周、分娩孕周较单胎早,早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病例(P<0.05)。产前诊断组与产时产后诊断组新生儿早产率为87.8%与55.6%(P<0.05),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4%和7.4%(P=0.220)。结论:规范产前检查、早期诊断、严密监护胎儿情况并适时终止妊娠有助于改善前置血管孕妇围产儿结局。
摘要 [2424] PDF
宫腔粘连术后应用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的临床疗效观察 封全灵;段畅;杨晴晴;张林东; 2020,36(3):219-222 目的:探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近期有生育要求并愿意治疗和随访的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A组30例,术后放置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治疗;B组30例术后放置二腔球囊导管治疗。观察时间为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粘连率、内膜恢复情况、月经评分及妊娠率。结果:在二次宫腔镜探查时A组有效率为93.3%,B组为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粘连率分别为6.7%及16.7%。术后6个月A组内膜厚度及术后经量评分中位数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总引流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腔感染率、脱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宫腔三腔导管负压冲洗引流装置相比普通二腔球囊,可降低患者再粘连率,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月经情况。
摘要 [2376] PDF
子宫单切口与双切口术式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应用 刘小晖;董燕;刘小玲;张玉芳;高丽娜;何晓春; 2020,36(3):223-226 目的:比较子宫单切口与子宫双切口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剖宫产手术分娩,根据术前超声检查评分诊断并在术中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共136例,根据术前、术中的评估,采用子宫下段单切口术式的94例(69.1%)为子宫单切口组、采用子宫双切口术式的42例(30.9%)为子宫双切口组。收集两组孕妇的年龄、孕次、剖宫产次数、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等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双切口组与子宫单切口组在前置胎盘严重程度、孕妇的年龄、孕次、流产次数、既往剖宫产次数、终止妊娠的孕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单切口组与子宫双切口组孕妇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852.74±1060.26 ml、1578.26±916.53 ml、输红细胞量分别为1549.56±986.36 ml、1052.35±589.69 ml、手术时间分别为125.30±36.63分钟、148.42±40.75分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切除子宫单切口组12例,双切口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5,P=0.334)。子宫单切口组与子宫双切口组在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住院时及术后发热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膀胱损伤的发生、术后24小时出血、新生儿Agp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双切口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能够减少术中出血、保留子宫及降低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
摘要 [2451] PDF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无创产前筛查非整倍体高风险中的应用价值 史杨;时盼来;白周现;吴庆华;焦智慧;姚利;吴玉;孔祥东; 2020,36(3):227-230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无创产前筛查(NIPT)提示非整倍体高风险胎儿的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1例NIPT提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的孕妇,经羊膜腔或绒毛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CMA分析。对于NIPT提示21-三体和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的孕妇根据筛查原因(高龄筛查组、唐筛异常或超声软指标异常组、非高龄筛查组)进行组间NIPT阳性预测值的比较,并对CMA检测提示有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的病例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NIPT对于染色体非整倍体总的阳性预测值为76.3%。NIPT对于21-三体、18-三体、13-三体和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0%、88.8%、75.0%和53.3%。经CMA分析确认,在101例NIPT提示21-三体高风险病例中,以高龄筛查组阳性预测值最高(100.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90例NIPT提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病例中,仍以高龄筛查组阳性预测值最高(61.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12例NIPT提示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经CMA检测存在CNV。结论:对于21-三体和性染色体非整倍体,不同人群中高龄组的NIPT阳性预测值最为显著,临床上对于此类人群,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跟踪随访。CMA较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能额外检出CNV,更能提高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检出率。
摘要 [2668] PDF
宫腔镜下美奥舒与电切术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分析 邓嘉;黄钰芙;韦雪莉;孙信;邓新粮;万亚军;徐大宝;薛敏; 2020,36(3):231-233 目的:对比宫腔镜下美奥舒与电切术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51例胎盘植入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进行宫腔镜下美奥舒清宫手术的有27例(简称美奥舒组),进行宫腔镜下妊娠物电切术的有24例(简称电切镜组)。对比美奥舒组与电切镜组的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等,分析宫腔境下美奥舒清宫术的临床治疗价值。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美奥舒组与电切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奥舒组的手术一次清除率(92.59%)及术后月经恢复率(74.07%)均高于电切镜组(66.67%,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宫腔镜下美奥舒清宫术治疗胎盘植入,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又能最大化的保护子宫内膜,为后续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带来了希望。
摘要 [2470] PDF
未见原核胚胎的移植价值 王江;韩伟;熊顺;黄国宁; 2020,36(3):234-236 目的:比较未见原核来源胚胎与双原核(2PN)胚胎临床结局,探讨未见原核胚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IVF-ET),比较移植2PN来源第2天4细胞,第3天8细胞(4-8细胞)胚胎和非4-8细胞胚胎以及未见原核来源4-8细胞胚胎临床结局。结果:2PN来源4-8细胞与未见原核来源4-8细胞胚胎的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29%vs 44.44%,P>0.05),2PN来源非4-8细胞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未见原核来源4-8细胞胚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86%vs 44.44%,P<0.05)。结论:在IVF-ET周期中无2PN来源4-8细胞移植胚胎选择时,未见原核4-8细胞模式卵裂胚胎可考虑移植。
摘要 [2564] PDF
短篇报道
子宫腺肌病恶变合并子宫内膜癌1例 李林;李征宇; 2020,36(3):237-238 <正>1 病例报告患者,46岁,因腹胀10天于2019年6月10日入院。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无其余不适,未予处理,后自觉腹胀加重,于外院行CT检查提示盆腹腔占位,考虑右侧附件来源恶性肿瘤可能性大,遂至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月经规则,周期30天,经期6~7天,末次月经2019年5月31日。自诉曾于外院行左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为良性囊肿(未提供病历资料,具体不详),未予后续治疗。入院查体:精神可,神志清,无明显恶病质表
摘要 [2317] PDF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合并绒毛膜癌1例 叶志伟;胡静;王婧;牛献谊;冯凤芝; 2020,36(3):239-240 <正>1 病例报告患者,60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3周,病理确诊恶性肿瘤,于2017年9月7日转入我院。患者于2017年7月开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2017年8月初于当地医院行诊刮术,病理检查提示恶性肿瘤,查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为35471 U/L(正常值<5 U/L),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及甲胎蛋白(AFP)均在正常范围。因术后症状无改善及病理无法确诊转诊至我院,
摘要 [2459]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