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9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本期封面 出版日期:2019-09-15
  

专题讨论

多胚胎植入及孕早期减胎
  沈朗;谢利嘉;王志坚  2019,35(9):641-644
<正>随着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和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广泛开展、以及技术的不断改进,胚胎植入率及临床妊娠率得到明显提高,为不孕夫妇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多胎妊娠的负担。多胎妊娠不仅可导致诸多不良妊娠结局,且会带来许多伦理、社会和经济问题。因此,控制多胚胎植入及多胎妊娠是目前全球生殖界关注的重点。目前,减少多胎妊娠的策略主要包括预防措施及补救措施。严格掌握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以及控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每周期移植胚胎数是减少多胎妊娠的有
  摘要[2717]  PDF
多胎妊娠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
  王彦林;果丽;华人意;邬玲仟  2019,35(9):644-647
<正>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多胎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特别是二孩政策放开后在多胎孕妇中高龄孕妇占比亦逐年增加,因此多胎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亦大大增加。多胎妊娠中单绒毛膜性双胎除了可能出现的复杂性双胎以外,其器官结构异常的概率亦增加,包括心脏及脑部发育异常、神经管缺陷、唇腭裂等。因此,多胎孕妇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以及后续处理对医患双方而言均需要更多的医疗咨询和备选方案,已有一些专题做过此方面的介绍,因此本文将就一些临床切实相关问题展开探讨。1
  摘要[2616]  PDF
多胎妊娠的孕期监护
  黄林环;王子莲  2019,35(9):647-650
<正>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及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其中以双胎妊娠最为多见。发达国家双胎妊娠的发生率从1980年的1.89%上升至2009年的3.33%[1]。而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中,我国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高达63.35%[2]。多胎妊娠的绒毛膜性决定了围产儿的预后,如单绒毛膜双胎的胎儿丢失率、死亡率、先天畸形发生率及新生儿发病率等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双胎[1],且可出现各种单绒毛膜双胎特有的并发症,如双胎输
  摘要[2672]  PDF
双胎早产的防治
  蒋荣珍;滕银成  2019,35(9):650-653
<正>早产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早产中双胎妊娠占比达10%,而小于孕32周早产中双胎妊娠占比高达23%。近年来随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双胎妊娠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约占总妊娠数的3%~4%,早产发生率也随着呈上升趋势。研究发现有54%双胎妊娠在孕37周以前分娩,32%双胎妊娠在孕35周以前分娩,9%在孕32周以前分娩[1]。据统计,我国2016年双胎早产的发生率达59.72%。早产是影响新生儿结局的重要因素,早产儿器官发育不够健全,1岁内死亡的
  摘要[2763]  PDF
双胎输血综合征的诊治
  尹少尉;刘彩霞  2019,35(9):654-656
<正>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是一种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的严重并发症。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共用一个胎盘,胎盘表面存在血管交通支,包括动脉-动脉交通支、静脉-静脉交通支及动脉-静脉间交通支这3种。正常情况下,两个胎儿可以通过血管交通支进行血液循环,这种循环被称为"第三循环"。但是当胎盘血管交通支分布异常或胎盘面积分布异常时,会导致其中一胎(供血儿)持续向另一胎(受血儿)输送血液,进
  摘要[2676]  PDF
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诊治
  张丽姿;毕石磊;陈敦金  2019,35(9):656-659
<正>随着中国二孩政策的放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双胎妊娠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双胎妊娠、尤其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可以发生一系列特有的并发症,包括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FGR)、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S)、双胎贫血-多血序列征(TAPS),严重影响妊娠结局[1]。其中sFGR较常见[2],具有潜在的胎死宫内及新生儿神经系统损伤的风险,被认为是重要的MCDA双胎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本
  摘要[2748]  PDF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的处理
  刘勇;孙路明  2019,35(9):659-662
<正>双胎之一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mise,sIUFD)是双胎妊娠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在不同研究中报道不一,孕早期sIUFD的发生率高于孕中晚期,单绒毛膜双胎sIUFD发生率高于双绒毛膜双胎[1,2]。存活胎儿的围产儿结局及远期预后一直是sIUFD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根据绒毛膜性、sIUFD发生孕周及病因的不同,存活胎儿的预后也不同,严重的可导致存活胎儿神经系统损伤,甚至胎死宫内的发生。因此,针
  摘要[2895]  PDF
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的选择
  原鹏波;赵扬玉  2019,35(9):662-666
<正>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于2015年制定和发布了《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该《指南》针对双胎绒毛膜性的诊断、孕期监测方案、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等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由于缺乏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对于不同类型双胎的分娩时机、决定分娩方式的因素等诸多临床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探讨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在选择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 分娩时机
  摘要[2514]  PDF

临床病案讨论

宫内双胎妊娠,孕21+3周,B超检查提示子宫颈管缩短
  陈娟娟;刘玉冰;王晓怡;李映桃;陈敦金  2019,35(9):666-668
<正>1 病历摘要患者,33岁,因宫内双胎妊娠,孕21+3周,B超检查提示子宫颈管缩短,于2018年12月7日入院诊治。患者因"双侧输卵管堵塞"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2018年7月26日移植D3胚胎2枚,核实预产期为2019年4月15日。患者孕期在本院定期产前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NT)正常,唐氏筛查为低风险。2018年12月7日常规产前检查时在我院行胎儿系统超声筛查提示:两胎儿结构未见明显异
  摘要[2791]  PDF

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加拿大妇产科学会指南“双胎妊娠非整倍体的产前筛查及诊断”解读
  严焕琛;李南;陈敏  2019,35(9):669-672
<正>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使用及高龄受孕,多胎妊娠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自1995~2004年间,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增加到了3.0%。2017年加拿大妇产科学会(SOGC)发表了关于双胎妊娠非整倍体的产前筛查及诊断指南,在非整倍体异常风险评估、评估手段、介入性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等方面进行指导,为临床中对于双胎的筛查、诊断及处理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此次发表的指南是对2007年的指南的再次更新。通过对此指南的解读,希望能进一步规范临床中对于双胎妊娠
  摘要[2564]  PDF

综述与讲座

趋化因子在母胎界面的作用及其与妊娠期疾病的关系
  唐希阳;赵首捷;史安平;朱晓明  2019,35(9):673-676
趋化因子(CCL)在关于妊娠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的研究发现CCL能够对母胎界面中的子宫蜕膜、胎盘滋养细胞等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还能促进与CCL相关的一些妊娠疾病[胎儿生长受限(FGR)、妊娠肥胖、子痫前期(PE)等]的发生。然而,其中一些CCL仅有关于动物实验的研究,并未真正涉及到妊娠时期孕妇和胎儿的临床实验,研究较为前沿和透彻的CCL主要是CCL-28、CCL-4、CCL-2以及一些CCL受体比如CCR-3、CCR-10和CXCR-4等。其中有一些CCL能够起到正性作用,如CXCR-4能够通过促进血管生成而减少PE的发生;一些起到负性作用,如CCL-2能够通过内分泌信号调控和机械牵拉介导子宫炎症和早产的发生;一些CCL具有双重作用,例如CCL-28能够通过调控IgA的表达从而保护子宫免受感染,但是CCL-28也能够通过Wnt通路和钙黏素通路促进FGR的发生。研究CCL与母胎界面相互作用及其与妊娠疾病的相互关系对探索妊娠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一定帮助。
  摘要[2667]  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结局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孙芳璨;韩冰  2019,35(9):677-68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造成孕产妇和围产儿不良预后,严重威胁母儿健康。用简单有效的方式去预测不良结局的发生可以帮助管理和改善妊娠结局。近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学者致力于预测不良结局发生的研究,联合多指标建立了预测模型,如fullPIERS、miniPIERS、late preterm预后模型、PREP模型、风险因子预测、风险预警等,这些模型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对该类患者进行评估管理,但还需得到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数据进一步外部验证。
  摘要[2891]  PDF

论著与临床

三胎妊娠早孕期减胎术后的围生结局分析
  高海媚;李南;何文茵;苗永慧;王佳燕;潘悦健;陈敦金;陈敏  2019,35(9):682-685
目的:探讨三胎妊娠早孕期选择性氯化钾减胎术后与未减胎单胎或双胎妊娠的围生结局差异。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181例三胎妊娠孕妇早孕期行胎儿心内注射氯化钾减胎术(减至单胎组103例,减至双胎组78例)和未减胎单胎妊娠、双胎妊娠(未减胎单胎组58例,未减胎双胎组54例)的临床信息,并对比分析围生结局差异。结果:减至单胎组分别与减至双胎组和未减胎单胎组相比,其流产率(16.50%、3.85%、1.72%)和早产率(16.50%、55.13%、3.45%)、分娩孕周(37.37±0.26周、34.60±0.29周、39.05±0.20周)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71±0.06 kg、2.12±0.54 kg、3.07±0.07 k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至双胎组与未减胎双胎组比较,其早产率(55.13%、35.19%)、分娩孕周(34.60±0.29周、36.04±0.27周)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12±0.54 kg、2.37±0.07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减胎术增加了孕妇早产率,但通过选择性减胎控制胎儿的数量来降低孕产期并发症仍是必要的。综合考虑流产率、早产率和胎儿发病风险,保留单胎可能更有利于胎儿围生结局和远期健康结局。
  摘要[2768]  PDF
转盘评估在产后出血早期的应用价值
  陈云;万静;杨帅;陈敦金;李晓林  2019,35(9):685-688
目的:探讨转盘快速评估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在产后出血早期评估出血量的准确率。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721例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娩的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医务人员分别使用常规及转盘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出血量的评估,并比较两种方法对出血量评估效率及医务人员对两种评估方法的评价。结果:转盘的评估时间5.38±2.89分钟,明显短于常规法的12.46±5.32分钟(P<0.01)。转盘评估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率分别为87.39%和93.27%,均较常规方法明显提高(79.50%和9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对两种评估方法的需求性评分分别为8.21±0.92分和9.29±0.24分,安全性评分分别为7.82±1.96分和8.11±1.28分,效益性评分分别为6.78±1.85分和9.21±0.54分,推广性评分分别为5.18±1.03分和9.17±0.65分,转盘法均优于常规法(P<0.05)。结论:使用转盘能够快速评估产后出血量,显著提高出血量评估的准确性及效率。
  摘要[2503]  PDF
多胎妊娠延迟分娩15例临床分析
  邓春艳;胡青;王晓东;廖华;余海燕  2019,35(9):689-693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延迟分娩的临床处理及母胎近远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发生的多胎妊娠延迟分娩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中1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1例双绒毛膜三羊膜囊三胎,1例三绒毛膜三羊膜囊三胎,余均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第一胎儿平均分娩孕周为28周。延迟分娩平均间隔时间为5.2天,延迟胎儿平均分娩孕周为29周,延迟胎儿平均出生体质量1294.6 g。延迟胎儿共17个,死胎、死产3个,活产儿14个,存活新生儿8个。15例共32个胎儿活产23个,存活12个,存活儿平均分娩孕周31+5周,出生体质量为1672 g,存活儿中1例发生脑白质软化,余预后良好。15例中发生宫内感染2例,母体败血症1例,胎盘胎膜残留4例,胎盘早剥2例,母体肺水肿1例,母体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当多胎妊娠第一胎儿流产或早产后,密切监测母胎状况下,严格掌握指征,实施延迟分娩,可延长未娩出胎儿孕周,改善延迟胎儿围生结局。
  摘要[3003]  PDF
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评分表的建立
  李盼盼;侯文静;张梦真  2019,35(9):694-700
目的:分析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建立一个综合、简易、有效的复发风险预测评分表以评估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子宫颈癌根治术的ⅠA2~ⅡA2期患者1193例作为建模队列。2016年2~6月收治患者287例作为验证队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复发风险预测评分表。根据所建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最佳界值(cut-off值)及评分大小将评分表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在验证队列中应用所建评分表,评判其可重复性。结果: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肿瘤直径≥4 cm(OR 3.061,95%CI 1.123~8.347),浸润深度≥1/2(OR 2.565,95%CI 1.233~5.333),淋巴结转移(OR 2.919,95%CI 1.610~5.294),除鳞癌、腺癌的其他组织学类型(OR 3.297,95%CI 1.023~10.634),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②纳入以上4个独立危险因素入子宫颈癌复发风险预测评分表,该评分表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749,95%CI 0.687~0.811),拟合优度一致性较高(χ~2=0.386,P>0.05)。评分表分层情况为低危(0~16分)、中危(16~31分)、高危(31~43分),经χ~2检验三层之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10,P<0.05)。③经验证评分表与建模队列ROC曲线的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16,P>0.05),其拟合优度一致性较高(χ~2=3.038,P>0.05),具有一定可重复性。结论:该研究构建的简易评分表可较准确预测ⅠA2~ⅡA2期子宫颈癌患者术后的复发风险,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与验证。
  摘要[2545]  PDF
以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为中心的平衡控制盆底重建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
  赵欣;刘岩松;史玉林;牛菊敏  2019,35(9):701-705
目的:评价与分析以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为中心的平衡控制盆底重建术治疗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实施了腹腔镜下阴道(子宫颈)骶骨固定及骶韧带融合、阴道旁修复悬吊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的90例中重度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子宫切除为筋膜外还是筋膜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4例)选择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即术中行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手术),对照组(46例)选择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低于对照组(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术后POP-Q分度均为0~Ⅰ度,均无术后SUI发生。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生殖道裂孔面积及膀胱颈移动度、PFDI-20评分、PFIQ-7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IQS-31术后与术前相比分值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同一时期两组患者生殖道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及PIQS-3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DI-20、PFIQ-7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主观满意度100.0%、客观治愈率100.0%,对照组主观满意度87.0%、客观治愈率100.0%,两组主观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重度POP患者采用以保留子宫颈周围立体环为中心的平衡控制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患者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摘要[2531]  PDF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杨静;曹剑;杨大震;钱娟;顾小燕;王素敏  2019,35(9):706-709
目的:探讨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憩室(CSD)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经阴道手术治疗的55例CSD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果:①术后3个月B超检测憩室完全消失率为74.55%(41/55),术后6个月78.18%(43/55)的患者月经期缩短至10天以内。②子宫前位或中位的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术后经期≤10天)率(87.88%)高于子宫后位的患者(63.64%)(χ~2=4.548,P=0.033);愈合良好组的术前憩室深度(8.28±1.42 mm)小于愈合不良组患者的术前憩室深度(9.58±2.6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2,P=0.025);愈合良好组的残余肌层厚度(3.31±1.22 mm)大于愈合不良组(2.42±0.8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4,P=0.021)。③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子宫位置、术前憩室深度和残余肌层厚度是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经阴道手术治疗CSD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子宫后位、憩室深度及残余肌层厚度是手术修复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摘要[2689]  PDF
胚胎移植后宫内外复合妊娠手术治疗264例分析
  胡晓吟;张路;林奕;孙文洁;吕江涛  2019,35(9):710-713
目的:分析胚胎移植(ET)后宫内外复合妊娠(HP)手术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9年1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ET后发生HP并行手术治疗确诊的患者26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治疗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本组患者包括202例(76.5%)输卵管妊娠(除外间质部),间质部妊娠和宫角部妊娠各29例,肌壁间妊娠及卵巢妊娠各2例。初次疑诊时间是移植后第16~62天,平均27.7±6.6天。162例患者诊断前有症状,以腹痛为最常见首发症状(29.9%)。接受手术时间是ET后第18~63天,平均30.4±7.5天。术中发现异位妊娠包块破裂31例,其中输卵管妊娠20例、间质部妊娠7例及宫角妊娠4例,盆腔积血10~1500 ml,其中11例患者予术后输血。233例异位妊娠包块未破裂者术中有157例有盆腔积血,量为5~800 ml,异位妊娠包块未破裂患者术中盆腔积血量明显少于破裂者(P<0.001)。14例患者为孕12周前发生早期流产,手术方式(开腹或腹腔镜)、异位妊娠是否破裂及异位妊娠部位均与早期流产无关(P>0.05)。术前宫内妊娠有胎心者流产率明显低于无胎心者(3.6%vs 13.6%,P<0.05)。结论:ET后患者应遵循严格的随访策略,尽早发现HP,降低患者风险。术前宫内妊娠有胎心可能与早期流产率降低有关。
  摘要[2950]  PDF
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子宫下段厚度与术中子宫瘢痕情况的比较分析
  吴茜子;林星光;刘燕燕;徐晓燕;严玉婷  2019,35(9):713-716
目的: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孕晚期的子宫下段厚度,预测再次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瘢痕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应用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根据厚度不同分为<1.0 mm、1.0~1.5 mm、1.5~2.0 mm、2.0~2.5 mm、2.5~3.0 mm及≥3.0 mm共6组,比较测量结果与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瘢痕形成差(Ⅱ级、Ⅲ级、Ⅳ级)的情况。结果:300例中,剖宫产术中所见子宫下段瘢痕形成差的病例69例(23%),其中2.5~3.0 mm组(4%)和≥3.0 mm组(4%)子宫下段瘢痕形成差的比例明显低于<1.0 mm组(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5~2.0 mm组(26%)相比较,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5 mm 4组中任意一组在术中评估为子宫下段瘢痕形成差的Ⅱ级、Ⅲ级的比例明显超过≥2.5 mm 2组中任意一组的比例,尤其在厚度<1.0 mm组且符合Ⅱ级时更为明显。结论:超声测量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2.5 mm,尤其是<1.0 mm的病例,术中所见子宫下段瘢痕形成差的可能性大
  摘要[2663]  PDF

教训分析

呈肌瘤样表现的子宫颈胃型腺癌1例
  万晨东  2019,35(9):717-718
<正>1 病例报告患者,54岁,因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包块9月于2018年2月5日入院。绝经2年,2017年5月8日在外院健康体检,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前壁一30 mm×20 mm的低回声包块,见少量血流信号,考虑"子宫颈肌瘤"可能。自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绝经后无不规则阴道流血,无明显异常阴道流液及白带增多,患者因担心子宫颈肌瘤恶变来院强烈要求手术治疗。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畅,子宫颈光滑,子宫颈管略感增粗,未扪及明显包块凸起,两侧
  摘要[2639]  PDF

短篇报道

产后卵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1例
  陈秋燕;胡丽娜;徐娇  2019,35(9):719-720
<正>1 病例报告患者,37岁,因阴道分娩后5天,间断畏寒发热4天于2018年12月7日转入本院。5天前患者于外院顺产一子,急产,胎盘胎膜自娩完整,共计失血150 ml,产后1天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最高体温41℃,呈间歇性,伴大汗、腹泻。该院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87 g/L,白细胞计数(WBC)9.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86.1%,C反应蛋白(CRP)>180 mg/L,降钙素原(PCT)6.10 ng/ml。胸
  摘要[2765]  PDF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