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8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本期目录 本期封面 出版日期:2023-08-15
  

专题讨论

胎儿贫血的病因、筛查及诊断
  阮洁;刘紫玲;刘兴会;  2023,39(8):561-565
<正>胎儿贫血(fetal anemia)是一种较罕见、但严重的胎儿疾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胎儿红细胞的破坏增加、生成不足或血液分流,均会降低胎儿体内的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从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胎儿水肿、死亡,远期可能影响胎儿出生后生存质量。因此,了解胎儿贫血的病因尤为重要,可以对重点人群开展筛查,以指导有创性诊断的时机及后续的治疗。1 胎儿贫血的定义胎儿贫血通过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来诊断。最早在受精后3周,
  摘要[595]  PDF
宫内感染与胎儿贫血
  刘丹;曾悦;杨培娜;何国琳;  2023,39(8):565-568
<正>胎儿贫血是一种罕见但有潜在危险的妊娠并发症,虽然不常见,但却能威胁胎儿的生命,尤其是在妊娠期未被识别而得不到治疗的新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严重贫血会导致胎儿末端器官功能障碍,包括脑损伤、高输出量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该病病因报道最多的是母体同种免疫和宫内感染,其他的病因包括胎盘血管肿瘤、胎儿或胎盘的动静脉畸形以及遗传性疾病,如α-地中海贫血或遗传性代谢紊乱等。一些罕见原因如胎儿出血(隐匿性或显露性)和多胎妊娠等也可导致胎儿贫血。
  摘要[491]  PDF
胎儿贫血的遗传学因素探讨
  周兰;漆洪波;雷玲;  2023,39(8):568-570
<正>胎儿贫血原因复杂,遗传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遗传性胎儿贫血以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简称地贫)、范科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溶酶体贮积病(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LSD)、红细胞酶病、镰状细胞病(sickle cell disease,SCD)、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CDA)为主。随着产前影像学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在产前的应用,
  摘要[459]  PDF
单绒毛膜性双胎中的胎儿贫血相关问题
  卫星;孙路明;  2023,39(8):571-573
<正>胎儿贫血可由免疫性病因引起,如母儿血型不合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也可由非免疫性病因引起,包括细小病毒B19感染、血红蛋白病和胎母输血等,与围产儿近远期不良结局相关。在单绒毛膜性(monochorionic, MC)双胎妊娠中,由于其胎盘的特殊性,除了面临上述可能导致胎儿贫血的各种免疫性或非免疫性病因外,MC双胎贫血的发生率相对更高,
  摘要[474]  PDF
胎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刘权瑞;周祎;  2023,39(8):573-576
<正>胎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isease of fetus, HDF),通常是由于母胎血型不合,来自母体的致病性抗体通过胎盘屏障作用于表达相应抗原胎儿红细胞引起的溶血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胎儿贫血、水肿,甚至是胎死宫内,也可表现为新生儿核黄疸、脑损伤等并发症。妊娠早期识别、严密监测并及时干预对改善此类胎儿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拟从病因、妊娠期监护、临床诊治等角度对胎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重点及难点问题进行梳理。
  摘要[492]  PDF
胎儿肿瘤和胎盘肿瘤相关的胎儿贫血
  孙梦星;魏瑗;  2023,39(8):576-578
<正>胎儿贫血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的胎儿贫血可以导致胎儿水肿、胎儿心力衰竭甚至胎死宫内,胎儿贫血的诊治也逐渐得到学者的重视。胎儿贫血的及早识别有利于胎儿及时接受宫内输血治疗并适时终止妊娠,以期获得良好的新生儿结局。根据2015年母胎医学学会(Maternal-Fetal Medicine, SMFM)发布胎儿贫血诊断及管理的指南,血红蛋白水平在同孕龄血红蛋白均值水平的两倍标准差以下或红细胞比容<30%被定义为胎儿贫血[1],
  摘要[426]  PDF

临床病案讨论

停经27+2周,超声检查提示双胎发育异常1天
  赵馨;何薇;吴菁;尹爱华;  2023,39(8):579-582
<正>1 病历摘要患者,32岁,G1P0。因停经27+2周,超声检查提示双胎发育异常1天,于2022年8月30日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患者平时月经周期规则,末次月经:2022年2月20日。本次妊娠为自然受孕,停经30+天自测尿妊娠试纸阳性证实妊娠,孕8+周超声检查提示:宫内早孕,单绒毛膜双胎。孕12+1周超声提示:宫内双活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头臀径55/55 mm, 颈项透明层(NT):1.2/1.6 mm,
  摘要[420]  PDF

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2022年ACMG胎儿染色体异常无创产前筛查实践指南解读
  余昳;吕嬿;  2023,39(8):583-586
<正>1997年英国学者首次发现母血中含有胎儿源性的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1],2011年基于cfDNA的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 NIPS)技术正式进入临床。2016年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ACMG)的共识以及我国有关的技术规范都明确指出,
  摘要[855]  PDF

综述与讲座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子代神经智力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黄凯坤;范雅丽;刘瑞霞;阴赪宏;  2023,39(8):587-590
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其子代神经发育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而妊娠期患者使用口服左旋甲状腺素(L-T4)治疗后对其子代神经发育的影响也受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对妊娠期SCH是否影响子代神经系统发育,及治疗对子代神经发育是否有利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新的研究证据加强了妊娠期SCH与子代神经发育之间的关联,但目前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妊娠期SCH是否影响其子代神经智力发育结果不一。另外目前较多的研究表明妊娠期SCH孕妇可从治疗中获益,但L-T4的治疗能否改善妊娠期SCH孕妇子代的神经智力发育各学者持有不同意见,同时L-T4治疗起始孕周也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未来还需更多研究来明确妊娠期SCH对子代神经智力发育的影响,以及L-T4治疗是否对子代神经智力的发育有利,使患者及其子代获得最大程度上受益。
  摘要[513]  PDF
肠道微生态和子宫内膜微生态与子宫内膜癌关联的研究进展
  韩冰;孔宪超;  2023,39(8):591-594
子宫内膜癌(EC)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现有研究指出肠道微生态和子宫内膜微生态是EC的高危因素。肠道微生态及子宫内膜微生态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的炎症反应、肥胖程度、雌激素效用、血压状态、免疫调节直接或间接的参与EC的发生发展,同时在EC的治疗疗效以及预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抑制子宫内膜微生态的自噬或调节肠道微生态似乎可以改善EC顺铂或紫杉醇治疗疗效,进而影响EC的治疗及预后。
  摘要[607]  PDF
母体微生物群对子代菌群建立及健康的影响
  王梅;曾湘晖;袁丽薇;王芳;  2023,39(8):595-598
在婴儿生命早期最早定植的微生物来自母体的微生物群,母体子宫、胎盘、羊水、脐血和胎粪中均有微生物存在,母体微生物群不仅在出生前定植于胎儿,而且在胎儿的生长发育中发挥作用。母体微生物群垂直传递受分娩方式、胎龄、遗传背景、饮食、地理环境的影响,微生物群的变化与子代神经系统功能及行为有关,微生物群组成和多样性失调与子代哮喘、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的易感性存在关联。
  摘要[540]  PDF

论著与临床

中重度宫腔粘连的高危因素分析
  陈丽;杨霞;  2023,39(8):599-602
目的:探讨引起中重度宫腔粘连(IUA)的高危因素,为临床上预防IUA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57例IU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IUA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IUA组(53例)和中重度IUA组10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史情况、宫腔操作类型及宫腔感染(子宫内膜结核)等指标,探讨中重度IUA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1)中重度IUA组与轻度IUA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史、复发性流产(RSA)史、非妊娠宫腔操作史、早期人工流产次数及子宫内膜结核史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程、宫腔操作次数、稽留流产清宫史、妊娠中晚期产后清宫史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病程>1年的患者发生中重度IUA的概率显著高于病程≤1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操作次数≥3次的患者发生中重度IUA的概率显著高于2次及≤1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稽留流产清宫史及妊娠中晚期产后清宫史的患者均较无稽留流产清宫史及妊娠中晚期产后清宫史的患者发生中重度IUA的概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宫腔操作次数≥3次(OR 3.079,95%CI 1.177~8.148,P<0.05)与有妊娠中晚期产后清宫史(OR 5.147,95%CI 1.355~19.558,P<0.05)是中重度IU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腔操作次数≥3次和妊娠中晚期产后清宫可能是导致中重度IU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宫腔操作对预防IUA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512]  PDF
基于生化指标的重度子痫前期辅助诊断模型构建
  王霞;王群华;吴明珠;陈红波;程吉;杨湘玲;  2023,39(8):603-608
目的:构建妊娠女性重度子痫前期的辅助诊断模型,并建立个体诊断重度子痫前期的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16387例孕妇病历资料,按是否发生重度子痫前期,分为重度子痫前期组(n=192)和非重度子痫前期组(n=16195)。对两组临床特征和生化指标等各项因素进行单因素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诊断模型,应用R语言软件中回归建模策略程序包建立诊断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对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效率。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胎儿生长受限以及生化指标中尿酸、磷、同型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乳酸脱氢酶是重度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OR>1,P<0.001);白蛋白、钙是重度子痫前期的保护因素(OR<1,P<0.001)。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来的9个预测变量,建立辅助诊断重度子痫前期的列线图。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诊断重度子痫前期的AUC为0.891,最佳阀值为0.016,预测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9.0%、78.6%。自助抽样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模型的AUC为0.888。结论:根据是否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和血生化指标可以构建针对妊娠女性发生重度子痫前期的辅助诊断模型,为临床制定诊疗措施及合理转诊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478]  PDF
LncRNA LINC00525调控miR-338-3p/RUNX2轴对子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王玉宁;宋聚星;田志刚;郝国荣;申浩;  2023,39(8):609-61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长基因非蛋白质编码RNA 525(LncRNA LINC00525)调控miR-338-3p/核心结合因子(RUNX2)轴对子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样本选自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的52例子宫颈癌组织和52例癌旁组织,以及子宫颈癌细胞HeLa、C33A、SiHa和人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Ect1/E6E7。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INC00525、miR-338-3p、RUNX2 mRNA的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试剂8(CCK8)、Transwell、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eLa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RUNX2蛋白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RNA下拉实验验证LINC00525与miR-338-3p、miR-338-3p与RUNX2的关系。结果:(1)与癌旁组织比较,子宫颈癌组织中LINC00525、RUNX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338-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人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Ect1/E6E7比较,子宫颈癌HeLa、C33A、SiHa细胞中LINC00525、RUNX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338-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HeLa细胞变化最显著。(2)下调LINC00525抑制HeLa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3)LINC00525靶向负调控miR-338-3p的表达;miR-338-3p靶向下调RUNX2的表达;(4)下调miR-338-3p表达减弱了下调LINC00525对HeLa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过表达RUNX2减弱了下调LINC00525或过表达miR-338-3p对HeLa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下调LINC00525可能通过调控miR-338-3p/RUNX2轴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摘要[454]  PDF
双胎妊娠紧急子宫颈环扎术妊娠结局的研究
  孙笑;时春艳;梁建芳;张梦莹;玛丽帕提·马尔旦;杨慧霞;  2023,39(8):616-620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紧急子宫颈环扎术(C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并分娩的双胎妊娠孕16~27+6周宫口开大1~4 cm行紧急CC的3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CC的孕周分为<24周组(19例)和≥24周组(11例)。比较两组的CC疗效,以是否获得活产儿分为成功组(23例)和失败组(7例),分析影响CC分娩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1)30例双胎妊娠紧急CC后的分娩孕周29.5±5.2周,围产儿死亡率25.0%,延长孕周6.8±4.4周。(2)孕周≥24周组孕妇的CC孕周(24.7±0.8周vs.21.7±1.6周)、分娩孕周(31.6±2.8周vs.28.3±6.0周)及活产率(100.0%vs.63.2%)明显高于<24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示,术前超声检查宫腔内絮状回声、术后白细胞计数(WBC)≥10×109/L是双胎妊娠紧急CC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CC孕周≥24周是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周≥24周后行紧急CC仍有临床价值,必要时双胎妊娠行紧急CC可以在孕24~27+周进行。CC孕周<24周、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宫腔内絮状回声、术后WBC≥10×109/L者双胎妊娠紧急CC失败的风险升高。
  摘要[514]  PDF
剖宫产后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永康;郑秀丽;刘静芳;王永军;  2023,39(8):621-625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OLAC)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TOLAC患者的病例资料共174例。根据此次分娩结局分为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组(122例)和TOLAC失败组(52例),对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TOLAC失败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再根据此次分娩是否自然临产,分为自然临产组(124例)和引产组(50例),比较两组在TOLAC失败率上是否有差异;分析引产组中VBAC(26例)和TOLAC失败者(24例)一般资料的差异性;分析TOLAC失败组中自然临产(28例)和引产者(24例)的再次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有无差异。结果:VBAC组与TOLAC失败组在分娩孕周[39+3(38+5,40+1)周vs.40+1(39+2,40+4)周,P=0.002]、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308.44±451.57 g vs.3469.23±334.04 g,P=0.022)、自然临产率(78.69%vs.53.8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2次分娩间隔时间、前次分娩是否临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自然临产是TOLAC失败的保护因素(OR 0.395,95%CI 0.186~0.838,P=0.015)。引产组的TOLAC失败率高于自然临产组(48.00%vs.22.58%,P=0.001),但两组在年龄(P=0.612)、分娩孕周(P=0.704)、子宫颈评分(P=0.120)、新生儿出生体质量(P=0.6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OLAC失败组中自然临产和引产者再次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4)。结论:自然临产降低TOLAC失败的风险,需引产者TOLAC失败率升高。但对于有引产指征的TOLAC孕妇,引产仍然是一种可行的选择。仅孕周>40周不应排除TOLAC。
  摘要[460]  PDF
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治疗不同类型纵隔子宫的对比研究
  刘文利;许培;马凯驰;陆瑶;邓清文;刘明星;  2023,39(8):626-630
目的:评估不同类型纵隔子宫经宫腔镜纵隔子宫电切术后的生殖结局,探讨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后患者的生育力是否与纵隔子宫的类型有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0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纵隔子宫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患者共179例,分为A组(完全纵隔子宫组)56例,B组(不全纵隔子宫组)123例,比较两组患者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术后治疗效果、妊娠结局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A组56例患者有4例活产(6.90%),在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后1~5年随访期内,活产率升高至66.18%,早期流产率由术前的82.76%下降至2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123例患者术前有13例活产(8.44%),术后活产率升高至71.63%,早期流产率由78.57%下降至2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经宫腔镜纵膈子宫电切术后不孕率、早期及晚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可改善不同类型纵隔子宫患者的生殖结局,提高活产率,降低早期流产率,对于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术后生育力提高与纵隔子宫的类型无关,不同类型纵隔子宫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建议对于有强烈生育要求的纵隔子宫患者可考虑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切除纵隔后试孕。
  摘要[422]  PDF
双羊膜囊三胎妊娠围产期管理及妊娠结局9例分析
  徐婷婷;胡青;廖华;邓春艳;王晓东;余海燕;  2023,39(8):631-635
目的:通过围产期管理策略及妊娠结局分析,探讨双羊膜囊(DA)三胎妊娠最佳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收治的9例DA三胎孕妇临床资料。结果:9例DA三胎中4例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三胎,5例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三胎。分别于孕12~18+5周经产前超声诊断。孕期规律产检的病例大多数围产期结局预后良好,而2例产检不规律病例围产期结局差。3例DCDA三胎分别于孕16周、17周和17+1周行选择性减胎术(心腔内注射氯化钾),其中2例合并联体双胎,1例合并多发畸形。共2例行畸形胎儿体内激光治疗,1例为DCDA三胎合并双胎动脉反向灌注序列征(TRAPS),另一例为MCDA三胎合并双胎儿TRAPS。9例DA三胎共分娩11例活产儿,体健,存活至今。结论:DA三胎应早期诊断,临床诊疗中需由多学科团队进行详细评估及监测。依据个体化差异,规范产前检查,严密监护胎儿情况,必要时实施选择性减胎术及适时终止妊娠以获得良好的围产期结局。
  摘要[447]  PDF
不同月经模式子宫瘢痕憩室患者三维超声参数差异的研究
  刘鸽;  2023,39(8):636-638
目的:初步探讨不同月经模式子宫瘢痕憩室(CSD)患者三维超声参数的差异。方法: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CSD患者310例,根据其月经模式分为6组:月经规律组(51例)、经期延长组(210例)、月经频发组(18例)、月经稀发组(10例)、不规则出血组(10例)、经间期出血组(11例),对其子宫三维超声参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在经期延长组中,根据经期延长时间分为3组:A组:经期8~10天(102例);B组:经期11~12天(90例);C组:经期>12(18例),对其三维超声参数进一步比较。结果:(1)CSD患者月经模式中经期延长者比例最高。(2)不同月经模式之间比较,经期延长组的憩室容积、憩室周围血管指数(VI)、血管血流指数(VFI)均高于月经规律组(P<0.05),月经频发组、不规则出血组VI、VFI高于月经规律组(P<0.05)。6组之间患者年龄、剖宫产次数、瘢痕憩室周围血流指数FI、残存肌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期延长不同时间患者比较,C组瘢痕憩室容积、瘢痕憩室周围VI、VFI均高于A组(P<0.05),B组瘢痕憩室容积、憩室周围VI、FI、VFI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残存肌层厚度、瘢痕憩室周围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月经模式异常(如经期延长、月经频发、不规则出血)CSD患者憩室容积及憩室周围血管化程度高于月经规律患者,三维超声参数对于CSD患者的临床诊疗、疗效评价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451]  PDF

短篇报道

多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患者确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1例
  张林燕;王晶玉;韩芳;刘国莉;  2023,39(8):639-640
<正>1 病例报告患者,34岁,因停经38+2周,发现妊娠期糖尿病13周,子痫前期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8周,于2021年4月26日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计划分娩。患者G1P0,为子宫颈癌和子宫颈锥切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末次月经时间为2020年8月6日,预产期为2021年5月13日。患者一直在本院严密门诊产检,孕24周产检时,由于肥胖[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为29.4 kg/m2]和夜间睡眠打鼾,存在患OSA风险,
  摘要[427]  PDF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