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
重视女性性功能障碍疾病 朱兰;娄文佳 2018,34(6):401-402 <正>随着漫长的进化历程,人类的性特征与性行为也逐步发展演化,其不单作为生物学的表现而存在,其丰富与多样性,更具有着重要的社会属性。性生活质量是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性行为模式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将同时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成熟进步。由于传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女性往往羞于谈论与性功能相关的问题,也难以寻求有效的医疗帮助。但事实上,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所带来的相关生理、
摘要 [5482] PDF
专题讨论
女性性功能障碍门诊检查方法 方姗;张祖娟;谢臻蔚 2018,34(6):403-405 <正>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是指女性在性反应周期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影响性生活正常进行,以致不能产生满意的性交所必需的性生理反应及性快感。该病受社会、心理、激素、环境和生物等因素的相互影响,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内主要根据DSM-IV-TR(2000)分类标准[1]进行分类诊断,即:性欲障碍(包括功能减退的性欲障碍和性厌恶障碍)、性唤起障
摘要 [3026] PDF
女性性功能障碍的问卷意义 王文艳 2018,34(6):405-408 <正>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是影响不同年龄阶段性成熟女性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text revision,DSM-Ⅳ-TR)、国际疾病分类定义部门(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等不同组织对FSD的定义存在一定的差异。经典定义中FSD主要指因为性欲减退、性唤起障碍、
摘要 [2899] PDF
引发性交痛的妇科疾病 哈春芳 2018,34(6):408-410 <正>性交痛作为衡量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及性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几年来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逐渐成为基础与心理学研究的焦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60岁以下的女性中约72%的妇女合并有性交疼痛性障碍,但是由于对此病认识不足,以及传统观念的限制使得人们对此种临床症状难以启齿,此病多被忽略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疗。因此进
摘要 [2878] 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交痛的治疗 李东红 2018,34(6):410-412 <正>女性性交痛,是指在男性阴茎进入女性阴道后导致的疼痛不适感觉,分为进入性疼痛和深部性交痛。进入性疼痛主要因为阴道口狭窄、润滑不足、精神紧张等;深部性交痛因为阴道受到机械性碰撞而引起的阴道/盆腔深部疼痛,主要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慢性盆腔炎症、严重子宫后位引起。本文主要讨论EMT患者的深部性交痛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 [2702] PDF
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 王忠民 2018,34(6):413-415 <正>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总发生率大约16%57%[1]。国际上虽然已经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性功能障碍分类体系,但是受到公认的分类方法是世界卫生组织第10版(ICD-10)国际疾病分类和第5版美国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DSM-V,2013)。而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制定的DSM-V是目前国际上使用的最新系统。该系统将FSD分为:女性性欲-唤起障碍
摘要 [2981] PDF
激光治疗女性性功能障碍 冯晓;龚晓明 2018,34(6):415-417 <正>近年来,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对女性整体生活质量的日趋重视,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的发病率处于逐渐上升的状态。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雄激素、雌激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精神药物、中草药。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夫妇双方进行咨询、盆腔物理治疗、治疗尿失禁、心理治疗、改变
摘要 [2747] PDF
临床病案讨论
清宫术后2~+月,腹痛3天,发现肌壁间占位1天 于秀章;侯敏敏;刘辉;郄明蓉 2018,34(6):418-420 <正>1病历摘要患者,32岁,因清宫术后2~+月,腹痛3天,发现肌壁间占位1天,于2017年8月11日入院诊治。患者因"停经50~+天,发现宫内妊娠胚胎停育"于2017年5月28日外院行清宫术,术前超声检查可见宫内孕囊,自诉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胚胎停育(未见报告)、血β-hCG恢复正常。患者自诉清宫术后两次月经来潮,末次月经为2017年7月28日,量较前减少,近3日无
摘要 [3092] PDF
指南解读与专家共识
综述与讲座
产后及时避孕安全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进展 程冉;李思聪;许良智 2018,34(6):426-429 短期内重复妊娠增加孕产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及时提供产后避孕可有效保护孕产妇和新生儿,防止不良后果。由于担心避孕措施可能影响母乳和血栓形成,产后避孕措施开始时间往往被推迟。避孕措施延误到产后6周会错过保护许多在此之前已经恢复排卵并有性生活的妇女。因此,最近的研究已经关注在产后早期(包括产后立即)开始使用高效避孕方法。这些数据为产后立即开始最有效的长效可逆避孕方法、宫内节育器和植入物提供了有力证据。
摘要 [2871] PDF
子宫腺肌病的保守性手术治疗 刘露;孔东丽;郭红燕 2018,34(6):430-433 子宫切除术是子宫腺肌病的根治方法,但不适用于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保守性手术作为一种能有效缓解症状并保留子宫的治疗方式,存在其价值,虽然同样有复发、手术并发症等局限性,但随着手术水平的提高及术式的改良,保守性手术的临床应用得到肯定。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的文献,总结了包括楔形切除法、"H"型切除法等在内的病灶切除术式和包括多瓣重叠法、"U"型缝合法等在内的子宫重建术式,并对不同手术方式、疗效、并发症及有关术后妊娠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于保守性手术的认知以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提供更多更合适的治疗选择。
摘要 [2903] PDF
论著与临床
吲哚胺2,3-双加氧酶-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对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程媛;李小平;张琪;王建六;魏丽惠 2018,34(6):434-438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DO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IDO1信使RNA(mRNA)在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CCK8方法检测IDO1小干扰RNA(siRNA)及诱导因子干扰素(IFN-γ)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上述两种处理因素对宫颈癌细胞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DO1蛋白定位在肿瘤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胞浆中,其阳性表达率(8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扰素-γ(IFN-γ)促进HeLa和SiHa细胞IDO1 mRNA表达升高(P<0.01)。(3)siRNA敲减IDO1抑制IFN-γ介导的宫颈癌细胞增殖及侵袭,并且降低MMP9的表达水平。结论:高表达的IDO1受IFN-γ调控,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
摘要 [2785] PDF
妊娠期胰岛素分泌模式及其他因素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宁娟;李华萍;赵芳 2018,34(6):439-445 目的:建立妊娠期不同血糖状态下胰岛素分泌模式,探讨胰岛素分泌模式及其他因素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32例孕妇临床资料,依据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GDM,737例)及糖耐量正常组(NGT,1695例);将GDM组再分为仅空腹血糖异常(GDM1组,89例)、服糖后血糖异常(GDM2组,516例)和空腹及服糖后均异常(GDM3组,132例)3组。根据胰岛素分泌试验结果参照文献建立胰岛素分泌模式曲线(Ⅰ型: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存在;Ⅱ型:胰岛素分泌峰延迟)。利用卡方检验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因素[胰岛素分泌模式及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新生儿性别及血糖状态]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GDM组孕妇年龄、孕前BMI、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大于胎龄儿(LGA)发生率均大于NGT组(P<0.05)。②NGT组孕妇的胰岛素分泌模式主要表现为Ⅰ型(76.76%),而表现为Ⅱ型仅394例(23.24%);GDM1组孕妇的胰岛素分泌模式也主要表现为Ⅰ型,而GDM2组和GDM3组孕妇主要表现为Ⅱ型。与NGT组比较,GDM1组、GDM2组、GDM3组孕妇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在服糖后0、60、120、180分钟时明显升高(P<0.05),GDM的3组孕妇分别在服糖后0、120、180分钟时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GT组中Ⅱ型胰岛素分泌模式及GDM组中Ⅱ型胰岛素分泌模式、服糖后血糖异常和空腹及服糖后均异常均是发生LGA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女性新生儿无论在NGT组或GDM组中均为LGA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而为小于胎龄儿(SGA)的独立危险因素。NGT组中年龄<25岁、孕前BMI<18.5 kg/m~2为影响SGA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GDM组中孕前BMI<18.5 kg/m~2为影响SGA发生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孕妇的胰岛素分泌模式不仅在GDM组与NGT组中不同,而且在GDM的不同亚组中的表现也不同。与SGA有关的因素包括孕妇年龄<25岁、孕前BMI<18.5kg/m~2及胎儿性别。与LGA有关的因素包括孕期血糖状态、胰岛素分泌模式及胎儿性别。尤其应警惕胰岛素分泌峰值延迟的孕妇,以防止LGA的发生。
摘要 [2904] PDF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晚期流产患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宫颈机能不全的关系研究 吴耀球;蔡美虹;梁晓燕;杨星 2018,34(6):446-450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晚期流产患者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宫颈机能不全(CI)发生情况及CI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7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发生孕晚期流产的患者共472例,根据鹿特丹标准分为PCOS组(83例)和非PCOS组(389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CI的发生率,分析CI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总体晚期流产人群CI发生率为13.77%。PCOS组发生CI 26例,发生率为31.33%,明显高于非PCOS组CI发生率10.03%(P<0.01)。其中PCOS组单胎妊娠发生CI 13例,发生率为27.08%,高于非PCOS组CI发生率6.79%(P<0.05);PCOS组双胎妊娠发生CI 13例,发生率为37.14%,高于非PCOS组CI发生率18.35%(P<0.05)。相对于非PCOS患者,PCOS患者平均年龄小,孕前BMI、基础LH值及T水平高,子宫平均径线小。晚期流产患者PCOS组中CI患者子宫平均径线短于非CI者(P<0.05),T水平高于非CI者(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COS疾病状态(OR 3.91,95%CI 1.533~9.973)及子宫平均径线小于4 cm是CI的高危因素(OR 4.323,95%CI 1.699~11.002)。结论: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而发生晚期流产患者中,PCOS患者CI发生率高于非PCOS患者。POCS患者子宫平均径线短于非PCOS患者。PCOS疾病状态及子宫平均径线短是CI发生高危因素。
摘要 [3112] PDF
176例胎儿心脏超声异常表现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赵颖;雷彩霞;李笑天;熊钰 2018,34(6):450-453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心脏异常表现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更好地施行产前筛查、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在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因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心脏异常而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176例单胎妊娠孕妇,分析心脏异常的类型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176例先天性心脏异常胎儿中,单发心脏异常120例(68.18%),多发心脏异常54例(30.68%);心脏异常合并心脏外异常85例(48.30%),未合并心脏外异常89例(50.57%)。心律失常2例(1.14%)。染色体异常胎儿26例,检出率为14.77%。染色体数目异常12例,染色体微缺失及微重复14例。26例染色体异常的胎儿中,因室间隔缺损为染色体核型分析指征的有9例,心脏强回声为指征的5例,法洛四联症为指征的3例。多发心脏异常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单发心脏异常(24.07%vs 10.83%);心脏异常合并心脏外异常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未合并心脏外异常者(22.35%vs 7.87%)。结论:孤立的心脏强回声不应作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指征。对室间隔缺损、多发心脏异常和合并心脏外异常者,强烈建议行染色体数目及基因检查,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摘要 [3189] PDF
循证医学
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 梁馨元;谢杏美;肖小敏 2018,34(6):454-458 目的:评价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数据库并筛选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以宫颈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研究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纳入文献稳定性好,研究对象共计44477例。对参与筛查人群诊断级别CINⅡ及以上(CINⅡ~+)的宫颈病变,HPV E6/E7 mRNA检测和HPV DNA二代杂交捕获检测(HC2)的合并敏感度分别为0.89(95%CI 0.85~0.91)及0.92(95%CI 0.90~0.95);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3(95%CI0.93~0.93)及0.90(95%CI 0.90~0.90)。诊断级别CINⅢ及以上(CINⅢ~+)的宫颈病变,两者合并敏感度无明显差异,HPV E6/E7 mRNA检测的合并特异度较高。结论:与HC2检测相比,HPV E6/E7 mRNA检测CINⅢ~+的宫颈病变表现出较高的特异度。HPV E6/E7 mRNA检测可作为宫颈癌病变启动监测指标,可提早发现高级别病变,提早进行临床干预,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摘要 [2905] PDF
论著与临床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陈代娟;段霞;游泳;彭冰 2018,34(6):459-464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因凶险性前置胎盘行择期剖宫产术的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中是否行回收式自体输血分为两组。剖宫产术中行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患者36例为自体输血组,剖宫产术中未行回收式自体输血的患者3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及新生儿的基本情况,术中出血及输血情况,围手术期血液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自体输血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850 ml(700~7500 ml);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为2000 ml(700~12000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输血组中27.78%的患者术中输注异体血,对照组73.53%患者输注异体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输血组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量为666.5 ml(200~1788ml),自体输血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检验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体输血组及对照组术前(24~72小时)与术后(24~48小时)的蛋白指标,包括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较,术后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行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有效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异体输血比例及异体输血量,能有效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也节约了血源。
摘要 [2789] PDF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罗艳梅;胡华梅;徐聚春;章容;徐亮;潘颜;姚宏 2018,34(6):464-467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NIPT检测的6030例单活胎孕妇(孕12~32周)外周血标本并提取胎儿游离DNA,进行文库构建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学信息分析,推算出胎儿患染色体疾病的风险率。对检测结果提示高风险者建议行羊水或者脐血穿刺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测结果低风险者进行电话跟踪随访。结果:行NIPT检测的6030例孕妇检出高风险67例,其中21-三体高风险16例,18-三体高风险3例,13-三体高风险5例,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34例,其他染色体异常高风险9例。67例高风险孕妇中,10例拒绝进一步产前诊断,余57例均行羊水/脐血穿刺检查,其中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34例(21-三体16例,18-三体2例,13-三体2例,性染色体异常12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例);余23例羊水/脐血穿刺结果正常者,继续妊娠。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阳性预测值达100.00%和66.67%,但对13-三体、性染色体异常以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仅50.00%、42.85%和33.33%。结论: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检测符合率较高,但对13-三体、性染色体异常以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符合率偏低。NIPT是一项筛查技术,测序高风险的孕妇仍需行羊水/脐血穿刺,以保证产前诊断的准确性。
摘要 [3387] PDF
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数诊断孕晚期不同孕周胎儿缺氧的意义 郭琳娜;柴义青;黄帆;陈叙;张志坤 2018,34(6):468-471 目的:探讨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指数诊断孕晚期不同孕周胎儿缺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于孕2841+6周住院分娩且经生后证实的无宫内缺氧新生儿1017例,宫内缺氧新生儿218例,均于产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MCA血流动力学指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比值(S/D)],比较孕晚期不同孕周(孕2831+6周、孕3236+6周,孕3741+6周)MCA各项血流指数情况,并判断其诊断效能。结果:①孕晚期正常胎儿MCA血流指数随孕周的升高而降低,孕足月降低显著。②孕晚期胎儿发生缺氧时,MCA各项血流指数降低显著。以RI<0.6、PI<1.6、S/D<4.0为标准诊断孕2831+6周胎儿缺氧的约登指数为0.95,诊断孕3236+6周胎儿缺氧的约登指数为0.96,诊断孕3741+6周胎儿缺氧的约登指数为0.18。③对孕足月胎儿MCA作ROC曲线得出RI、PI、S/D的截断值分别为0.74、1.37、3.85,均高于正常均值。结论:胎儿MCA血流指数在诊断孕晚期不同孕周胎儿缺氧意义不同,对孕3741+6周孕足月胎儿不具诊断意义,应考虑孕周的影响以提高胎儿缺氧的诊断准确率。
摘要 [3861] PDF
技术交流
防粘连膜联合宫内节育器用于宫腔粘连的效果分析 吴华颖;邓锁;汤小晗;王可新;卢美松 2018,34(6):472-474 目的:探讨防粘连膜联合宫内节育器用于宫腔粘连治疗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55例,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根据术后不同预防粘连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防粘连膜+宫内节育器,对照组患者采用宫内节育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宫腔恢复情况、月经改善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治疗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恢复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为6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为36.0%,对照组患者为36.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粘连膜联合宫内节育器用于宫腔粘连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患者,可明显降低宫腔再粘连的发生,改善月经情况,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摘要 [2865] PDF
教训分析
子宫腺肉瘤误诊1例 尹璐;刘平;陈田田 2018,34(6):475-477 <正>1病例报告患者,47岁,因月经紊乱半年余,发现宫颈赘生物2天,于2016年8月10日入我院。月经初潮年龄15岁,平素月经规则,周期28天,经期5天,月经量中等,无痛经。已婚育有一孩。近半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月经紊乱,周期不规则,20天至3个月,行经天数无改变,月经量无明显改变,未引起重视未就诊。入院2天前体检发现宫颈赘生物,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腹部彩色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前位,大小约60 mm×44 mm×
摘要 [2875] PDF
短篇报道
宫颈小细胞癌骨转移1例 朱成功;王秀莹;席勇;陈丽艳 2018,34(6):477-478 <正>1病例报告患者,54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于2014年8月4日入我院。患者2013年8月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无阴道流液、腹痛,无排尿及排便困难,未诊治。2014年7月15日于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宫颈未见明显外生病灶。TCT检查未见异常,HPV检查示HPV高危感染。进一步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提示:宫颈恶性肿瘤,考虑为神经内分泌肿瘤,为手术治疗入院。
摘要 [2902] PDF
双绒毛膜双胎合并一胎美人鱼综合征1例 徐婷婷;王晓东;余海燕 2018,34(6):479-480 <正>1病例报告患者,33岁,因孕33+2周,羊水过多伴不规律宫缩1天,于2017年1月23日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无痛经,末次月经2016年5月20日,G1P0,本次妊娠系IVF-ET术后,移植后予黄体酮保胎治疗3月,孕早期超声检查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早孕期间无早孕反应,无阴道流血、流液等不适,无毒物、药物、射线接触史,外院建卡定期产前检查。孕24+3周外院超
摘要 [3073] PDF